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什么问题吗?”
陈秘书蹲在旁边,轻声问道。
“没,只是还差的很远。”
刘学勤语焉不详,去年甘肃省肉类总产量吨,按全省170万人口计算,人均一年也就能吃到20公斤,还不到后世的一半。
要知道塞国的甘肃省可是包括了大片青海省的,总面积已经接近60万平方公里,比四川大了近一半。
当然,耕地面积和土地质量那是没法比。
但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最先推动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还有圈地数十万亩的丰收农业,甘肃目前的情况是令人不满的。
要拉上全国一平均,那数字还得缩水几倍。
肃南府、陇东三府,这些地方大的没边,可惜几乎不产粮食,是需要不断从产粮区往过输血的。
想要发展工业,农业是基础,是保障。
今年刘学勤不想再大动刀兵,云南的军事进攻在拿下麓川后,就基本停了下来。
三月份,军部一纸命令,云南的主力部队陆续开回成都休整。
同时也是一次整编,各部要求年满三十岁的老兵退伍,有些伤兵可以提前到二十八岁。
军士都可以领到军功职田,哪怕最低级的下士都能分到30亩地。
巩祥福、巩祥根两兄弟都干到了什长,每人可以分到一百亩。
哥俩一合计,决定要甘肃青海府那边的军功职田,去那边的话,他俩一人能分到二百亩。
巩祥福听到些小道消息,四川这边的田普遍位置偏远,好些的地都给大官们挑走了。这种事在哪里都一样,塞国强点儿有限。
即便这样,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四川。这边啥环境啊?关键妹子也很漂亮啊,这是甘肃那边没法比的。
但巩家兄弟另有打算。
有不少袍泽愿意低价转让军功职田,兑换一笔银子,然后去城里打工,也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选择。
巩家兄弟用这些年攒下来的饷银和外快(抢来的),以两块五一亩的低价,从几个相熟的底层军官手里转了六百亩地,总共凑了一千亩,算是大地主了。
“可惜没钱了,要不真想多收点儿!”
兄弟二人对视,都有些不甘心,然后就给老家写信。
老家是陇西伏羌(甘谷),也不是啥好地方。巩家在村里有四十几户,二百多人,一个太爷爷传下来的,还是很抱团的。
全家一合计,穷了好几代人了,穷则思变。巩家最有出息的后生就是祥福、祥根两个娃儿了,那就按他们的意思办呗。
于是就卖了老家的田地,房子,又拿出全部的积蓄,凑了2500块钱,通过银行汇了出去,然后举族迁往青海府。
好在如今塞音银行网点已经覆盖甘肃所有的县城,四川则覆盖到州府一级,是可以通过驿站寄送汇票,实现通存通汇的。
拿到这钱,巩家兄弟又买了一千亩地,共计两千亩。
之后两人马不停蹄赶到自己的军功职田所在地,海东府湟源县。此地位于青海湖以东,毗邻西宁府,是着名的河湟谷地,这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而且是通往乌斯藏的咽喉要地。
在县衙核验身份无误,两人用地票换成地契,又跟吏员去自家地里打了界碑,立了木桩。还可以拉铁丝网,不过需要自费,哥俩囊中羞涩,只得作罢。
了解完这边情况,巩家兄弟心里就开始打鼓。
首先这地是未开垦的荒地,而且很多地块都不靠水源。亏得他家土地面积大,才给从河边到山坡划了一片细长条,大概是400米X3500米的长方形地块。
其次这些地不能用作宅基地,当然你可以盖仓库、农具储藏室、休息室之类与农作相关的配套设施。
最后是要保证有不少于5%的绿化面积,种植乔木或者灌木都行,说是防止水土流失。
那么人来了住哪里呢?放心,官府早已经计划好了,说是建设新农村,一律住在镇子上。
房子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统一盖的,清一色的水泥小二楼,三栋一组,呈品字形排列。
楼下有水房、食堂、公共厕所,要是洗澡的话就得去镇子里的公共浴室。
这房子可不白给你住,一间屋子(约50?)一年租金三块,买的话要三十块钱。
因为巩家是军属,官府可以给一块钱的租房补贴,为期十年。不过仅限于军人的直系亲属,根本是杯水车薪。
这哥俩倒还好,等老家那些人来后,见是如此局面,一些没见识的婆娘当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就跟天塌了似的。
可不是嘛,这会儿农村的房子才值几个钱?老巩家几十户人的房子最后才卖了一百块!那还是因为其中有几家盖了砖瓦房。
大部分人住的土坯房还没花百文钱,折如今钞票也就一毛钱。
那地主家顶好的砖瓦房,一院子房也就值三五十块,你这一间房就敢卖三十块,对没怎么出过门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好在如今甘肃的地价炒得老高,家家户户都觉得自己家土里埋着石油,打井时都要拜老仙,希望能喷出油来。否则他们家砸锅卖铁,也不可能凑到那两千多块啊。
“五婶、三姑奶奶,你们别闹了,我们已经拿地到银行做了抵押,贷了五百块钱,这一两天就能下来,肯定不会让大伙儿睡大街的。”
巩祥福上前劝了一句,几个女人听说还没怎么着,又落下官府的饥荒,顿时哭得更大声了。
最后还是巩家兄弟押上军功章和银行贷款凭条,才跟房东赊账,把族人们安顿住下。
一下就花出去了小一百块。
将来还要租耕牛,租抽水机,还有吃饭等日常开销。议事的时候几个族老都闷声吸着旱烟,不肯说话,心里还是有些埋怨,这哥俩步子迈的太大,这回是真扯着蛋了啊。
好消息自然也有,这边的人口比伏羌农村可密集的多。
一个镇子少说人口上万,多的有两三万,比陇东一些县城的人口还多!
可别小看河湟谷地,后世的青海省差不多60万平方公里,全省四分三的人口都集中在河湟地区。
人多的好处就是挣钱机会多,镇子里挣钱的活计好找。工地上搬砖、晒沙子,在饭馆当服务员,给人洗衣服,澡堂子搓澡,一个月随便能挣个两三块钱。
要是能进工厂做工,那就更爽了。
待遇最好的要数玉米油加工厂,那边的工人工钱能给到四五块钱,要是能当个小组长之类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听到这些情况,众人的眉头才有些舒展。
接着说地里的事,这里虽是军功职田,可很早官府就在开发了,算是一个样板。
如今规模化、公司化运作是趋势,散户一般待不住,因为各种不方便,最后不得不卖地走人。
河湟基本不种细粮,就以玉米、土豆等粗粮为主。每个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不得少于一半,其它就以经济作物为主,适合河湟种植的主要是胶菊和棉花,还有少量油料作物。
主要得益于玉米胚芽提取技术的突破,这还是河州军事工程学院搞出来的一套机械设备。如今每个镇子上都有玉米油加工厂和磨粉厂。
县农业局和河州军事工程学院农学院有合作,在不断筛选高产玉米种子。可比以为河军工只搞武器,人家对后勤这块也很重视,加上周边几府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农牧业产区,学科建设自然要向农业方向倾斜的。
如今河湟这边的农场,玉米亩产稳过400斤(市斤),亩产值差不多五块来钱。
况且现在玉米、土豆套种技术也算成熟了,只要把种植时间错开,提前一个月种土豆就行。
不过和后世动辄五六千斤的产量没法比,现在土豆亩产也就两三百斤。这在当时也很厉害了,毕竟是套种额外得的,平时也不需要怎么侍弄。
胶菊和棉花的产值就要高一些,能达到六到八块钱。
两千亩地,一年的基本收入就差不多有一万块!
这还不算,几乎每家农场都养猪、鸡、鸭等,每年产的肉、蛋等就能覆盖掉一半的种地成本。
“嘶,那这不错呀,比在老家那头强多了!”
族老们磕灭烟头,一个个挺直了腰板。
因为甘肃基本上废除了徭役,所以农民负担比大明轻了许多。但巩家这些人也不是家家有地的,各房头情况差的很多,其中有一半其实都是租人家田种的佃户。
“但我有言在先,咱们虽是一个老祖,但也是各房头分家另过的。到了这边,也得入乡随俗,跟人家这边的章程走,那就是根据每户的出资比例,成立巩氏农场公司,按照公司化正规管理和运作。”
巩祥福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才说出和兄弟反复商量的办法。众人闻言,顿时脸上阴晴不定起来。喜欢塞音老仙闹大明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