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错综复杂的中亚历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4年)所着的《历史》一书中记载:中亚地区的东北方分布着三个斯基泰人的游牧部族,一是秃头的阿尔及派欧伊人,分布在阿拉克赛斯河(锡尔河)以西,即今哈萨克斯坦丘陵地带;二是伊赛多涅斯人(伊赛顿人、乌孙人),分布在伊犁河至楚河一带,与阿拉克赛斯河(锡尔河)对岸的玛撒该塔伊人(马萨格泰人)隔河相对;三是阿里玛斯波伊人(希罗多德对独眼人的称呼),分布在斋桑湖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四是玛撒该塔伊?,分布在阿拉克塞斯河(锡尔河)对岸,咸海以东?阔平原地带,与伊赛多涅斯?隔河相对(“玛撒”意为?,是?个强?的斯基泰部族);五是撒乌罗玛泰伊?(萨尔马提亚人),分布在塔纳伊斯河(顿河)以东,塔纳伊斯河流?麦奥提斯湖(亚速海)。

    在这个年代,这些马萨格泰人、伊赛多涅斯人和斯基泰人都被认为属于一个大型部落集团。波斯人将他们称为萨迦人(塞克人),至今仍保存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登铭文中,多次提到了“Saka”的名字,并说他们的国家“在海的那边,那里的人戴着尖顶的帽子”。但这个认识是非常局限甚至是错误的。

    从波斯纳黑希鲁斯塔姆的楔形文字石刻上我们得知,实际上古代的萨迦人居住在从攸克星海到巴克特里亚与印度交界处的兴都库什山和新疆北部与中亚地区的天山的广大区域,他们分成三个集团,一部分是豪玛瓦尔格萨迦人,被称为崇拜叶子的萨迦人、平原萨迦人或牧地萨迦人,分布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及阿赖岭等地,是大宛人的前身;第二种是提格拉豪达萨迦人,希罗多德称其为戴尖帽的萨迦人,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即从帕米尔、阿赖岭以北至天山、阿尔泰山,包括塔什干、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他们康居人的前身;第三种是所谓海那边或河流那边的萨迦人,也就是玛撒该塔伊人,他们分布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东南、索格底亚那(即河中)之地。玛撒是大的意思,玛撒该塔伊人是一个很大的萨迦部族,古代波斯人将这些居住在伊朗高原以北的各游牧部落通称为萨迦人。

    萨迦人就是后来汉史上所说的“塞种人”,据研究分析,就是古波斯语中“Saka”的音译。自公元前7世纪前后,中亚草原游牧部落绿洲农业居民的原始公社制度先后开始解体,中亚最早的国家形式逐渐形成,从而出现了“塞王”,标志着塞种人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建立了康居国、大宛国。而马萨格泰人则成为了后来花拉子模的主体民族。

    塞种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糜子、大麦和小麦。他们已知道用毡房,这种毡房从外形上看是圆柱形的,里面以木料做成格子,分成6格至10格,撑开了就是毡房,合起来不占地方,以便于携带,顶上环列着轻巧的椽木。这种便于拆卸和折叠的木格与毹,重量轻体积小,极易放在车上及马背上运走,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智慧创造。

    塞种人将天幕建在大车上,车有两轮、四轮、六轮的,用两头牛或三头牛拉,有的用骆驼驾使。迁徙时,塞种人用车运送妻子、儿女及家庭什物、用具。这种天幕也可以从车上移下来建在地上。在冬天,他们也住在用泥草筑成的房子里。

    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希罗多德亲自考查了一条往东北走向中亚草原的通道,并根据一路听到的信息写了下面一段:“越过包律斯铁涅司河(今黑海北岸德聂伯尔河)上方住农业斯奇提亚人(即斯基泰人),向东三天路程到达庞提卡佩司河(顿河下游西支流今哈尔科夫附近)。庞提卡佩司河以东是斯基泰游牧民(萨尔马提亚人)地区,不长树,向东到盖罗斯河(伏尔加河)十四天的路程。盖罗斯河那面是王族领地,王族的北方住的不是斯基泰人。过了塔纳伊斯河(应该是今乌拉尔河)后不再是斯基泰人了。渡河后首先到达的是撒乌罗玛泰伊人(萨尔马提亚人)地区,该地区在麦奥提斯湖的地方(应该是今咸海)。向北十五天的路程(应该到今图尔盖河下游),上方第二个地区(应该是图尔盖河上游)住布迪诺伊人,长茂密的树木。布人以北七天是无人居住地区(今热兹卡兹甘一带),过了这荒漠地带梢再向东转住有杜撒该塔伊人,人数众多,以狩猎为生(此地应该是今萨雷苏河上游),同一地区还有玉尔卡衣民族,也是狩猎为生。(此地是今哈萨克丘岭地以南巴尔哈斯湖以北)到处密林,每人一匹马,一只狗,上树看到猎物便射箭,并策马追击,猎狗跟后面。越过他们住地稍向东则又是斯基泰人地方,他们是谋叛了王族的人。(此地应该在今额尔齐斯河斋桑湖一带)直到这些斯基泰人地区前面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平原。从这里开始是粗糙多岩石的地带了(即阿尔泰山西南部)。有人居住在高山的山脚之下,这些人不分男女都是秃头,狮子鼻和巨大下鄂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被称为阿尔吉派欧伊人。到他们那里去的斯基泰人和当地人借七名通译,通过七种语言来打交道的。到秃头人地为止,我们知道得很清楚,那一面(以北)情况就不知道了,不可越的高山遮断了去路。住在山里的是长着山羊腿的人。那一面(以北)则是在一年中要睡六个月的民族。秃头者的东面是伊赛多涅斯人,我们确实知道伊赛多涅斯人的情况,他们北方的情况就不知道了。伊赛人说过独眼族和看守黄金的格律普斯的事情,斯基泰人又从他们那里听来的,斯基泰人给独眼人取了阿里玛斯波伊名字。”

    虽然希罗多德对于中亚地区的历史记载多为道听途说,但相比游牧民族自身一片空白的历史,从希罗多德的记载和波斯人的记载中隐约能得出一些基本脉络和答案。

    从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第四卷中记录了七世纪旅行家马利司铁阿斯在他的叙事诗《独眼人》中的一段:“来到伊赛多涅斯人的土地,伊人的那面住着独眼人——阿里玛斯波伊人,阿人的那面住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格律普斯人),而这些人的那面则又是领地一直伸张到大海(贝加尔湖)的极北居民希伯(锡伯)波里安人。”

    基本可以已认定独目人居住在阿尔泰南乌伦古河一带,独目人的北面是黄金格里芬人(格律普斯人)住地,此地应该是额尔齐斯河以东至萨彦岭以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在他们的东面住着极北居民希伯波里安人。希伯人住地到大海,此大海就是贝加尔湖。这里一年六个月是冬天,八个月寒冷,经常下羽毛大雪。希伯人是狩猎民族,他们能很熟练地制造弓箭,外族叫他们阿巴里司(猎人)。

    极北居民希伯波里安人于公元前七世纪已给希腊人供货,他们打通了西伯利亚至希腊的草原之路。希腊文化影响到了阿尔泰以北文化,如阿尔泰山以北古墓出土的希腊黄金格里芬饰品。极北人的供物主要是黄金、玉石、还有丝绸,黄金在希腊加工后又带回极北地区。

    独眼人为夺得黄金,不断的和相邻的民族作战,伊赛多涅斯人被赶出了国土,一部分斯基泰又被伊赛人所驱逐,斯基泰人又入侵奇姆美利亚人……

    注:以上所述斯基泰人基本皆为广义斯基泰人,几乎包含了所有中亚和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但各个时期对其记述及范围有所区别,此间本人结合东西方历史做了一些个人论断,一些无法精确推断的地方未做过多赘述,比如说独目人、格里芬人究竟有没有人后人所了解的另外名称,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和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关系或者是否就是独目人,这点不好随意判定,但这时期从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到西边塔里木盆地南北的城郭诸国皆为吐火罗人是基本确定的。喜欢亚历山大四世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