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 第813章 教书育人,科教兴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821年6月7日,大明帝国教育部部长文樵带着教育领域的大使、官员亲自到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为期2个月的基层考察。

    6月7日,代表团一行人来到了粤西省的复兴镇进行调研考察。

    对基层的考察一方面是教育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是看看下面的人有没有落实他们教育部发布的规章制度,有没有把钱用到刀刃上。

    “文樵部长!这位是李爱光先生,是复兴小学的校长!”

    领头的乡镇官员给文樵介绍着前面那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校长。

    “李爱光先生?你看起来很年轻啊!”

    文樵打量了一下这位书生校长,伸出右手和其握了握手。

    “您过奖了,我1816年就从江城师范大学毕业了,参加了当时深耕乡镇的活动,跟随着大部队来到复兴乡镇教书,或许是长官们看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比较先进,把我举荐成了先进模范。”

    “1819年我升任了复兴小学的副校长,去年才刚刚接替已经退休的老校长!”

    李爱光十分谦虚的和文樵等人打了招呼,他那不卑不亢的模样博得了众人的好感。

    “是位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啊!不错!你是很有精神气,有为人师表的担当!”

    “前面就是你们复兴小学了吧?看起来比复兴镇办公厅要豪华的多!”

    文樵左手提着公文包缓缓的向前迈步,这个乡镇小学建设的非常好看,要比当地乡镇办公厅还要大气,拥有一种复古的美学。

    “承蒙我们粤西省议员的厚爱,我们粤西省有一条规矩,不允许各地办公厅的门面比学校豪华,我们的地方官也都默契了遵守了这个规矩!”

    “复兴乡镇有4成的钱财都用在了建设学校,提升学生们生活水平上了!”

    “我们学校的学生也都享受到了朝廷颁布的各种利好政策,两免一补也都落实了,还有营养餐也都优先的供应学生!”

    李爱光面带微笑的给众人解释了他们当地的规矩,知道教育重要性的官员们宁愿先苦苦基层吏员,也要把地方教育建设起来。

    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官员脑子里很清楚的知道未来一个省份的发展不仅是要靠地理优势,还得靠人才。

    因为当初他们粤西省和安南接壤,那些安南人经常在法兰西人的纵容下劫掠粤西,这也导致粤西省常年处在战备状态,省内的资源优先供应边军,这也导致他们粤西省教育比较落后。

    直到法兰西人被打跑,整个中南半岛收归大明后,粤西省才逐渐的把资源投入到教育方面。

    当地的父母官也不希望粤西省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的兄弟省份,毕竟蛋糕就那么大,你得有硬实力才能够吃上蛋糕。

    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指望着武力抢夺蛋糕根本不可能,各地的议员也只能把目光放在了科技和教育上,谁让这玩意真是第一生产力。

    “嗯!现在国家对教育投入这么大,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学费都得自己掏钱,我记得那时童年的玩伴有好多上不起学校。”

    “国立学校的数量太少,像我也是运气好父母当初做鞋匠赚了点钱,能够把我送到私塾去念书识字,恰逢我们家的亲戚在美丽国当时搞了个农场给我们寄回来一些钱来支持我的学业!”

    “我十七岁从粤东国立第4中学毕业后跟随着我的鞋匠父亲前往美丽国西海岸投奔亲戚。”

    “我当初刚到旧金山的时候非常的羡慕那里的人,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那些商人的衣服比我们老家山村的地主还好。”

    “我的父亲看到我留恋于洋人世界的繁华中,便耐心的教育我要在洋人的学校好好的学习,将来回来建设我们的祖国,洋人的东西再好也不是我们大明人的。”

    “父亲的话让我很震惊,我当时在想这个年过50的老农怎么会说出来这种话,我以为他会和我的大哥留在美丽国好好的享受生活,可没有想到他在第二年就想回到大明,去回到那个小山村!”

    “对于故乡的思念让他回到了大明,又过起了那耕田的生活。”

    “在临走的时候我的父亲嘱咐了我一定要回国,不要加入洋人的国家,他叮嘱我说人穷不可无志,希望我学成归来后能够成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把那些洋人的东西带回来改善我们乡村的教育。”

    “幼小的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的父亲,我的内心其实更想留在大洋彼岸,花花草草的世界更令人向往,而我的父亲希望我有出息当个老师就好。”

    “不过在洋人世界的我很快就感到了跟他们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我们这些海外的侨民居住在他们的国家,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欺负我们。”

    “1788年,我们和沙俄开战,在海外的侨民都向朝廷捐款捐物,相应朝廷的号召,我们这些在旧金山的学生也是在唐人街组织活动,不过那些美丽国人并不允许我们举办声援活动,他们拿着步枪驱散了我们,而那些沙俄人却能耀武扬威的骂着我们!”

    “那时候我们知道大明还不强大,各方都打压我们!我们这些海外的游子心中都有一口气,将来一定要让大明狠狠的揍这些洋鬼子。”

    “洋人的歧视也让我们这些侨民备受冷眼,这样没有尊严的生活令我没法接受,我在洋人国家读了3年书后就回国创建了学社,也下过基层做一名老师。”

    “在我回国第2年,我的父亲生了病在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小山村去世了。”

    “我那个农民的父亲没有想过他的儿子会成为教师,一名教育部长,他也没有想到30年后我们大明帝国也站在了世界之巅,那些嘲笑过我们的人早已经俯首称臣。”

    文樵步入了校园中,看到那些参加校园亲子活动的家长也是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当初自己的求学经历,不由的感慨时间过的真快,现在大明教育也是崛起了。

    “众人耐心的听着文樵自述着自己的经历,他们同样深有感悟,像他们这代人的奋斗不就是为了以后让子孙后代不用再苦日子吗?

    “文樵部长说的对,那些洋人的歧视就是我们的动力,他们歧视我们落后,我们用40年的时间打了他们的脸,他们嘲笑我们大明帝国的文化已经落后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在我们再次打了他们的脸。”

    “他们想要融入我们的社会,融入这个世界就得学习我们的文化!”

    “我们这代人已经替后代扫除了他们学习、生活上的障碍,他们可以好好的享受幸福,好好的热爱我们的祖国!”

    李爱光有感而发的说道。

    “李爱光校长,像你们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来到乡镇教学的也是燃烧自己照亮未来。”

    “大明朝廷感谢你们这些愿意扎根基层的教师!”

    站在后面的周豫山拍了拍李爱光的肩膀表示对其非常看好。

    一说到求学经历,周豫山也想到了自己一路的坎坷,也想到了自己的玩伴闰土,如果当初大明帝国有钱普及教育的话,那么那个开朗爱笑的闰土哥也能有机会上学。

    不过好在朝廷现在对农民的待遇很好,以前吃不饱饭的闰土也是前往安南种地分了130亩土地。

    最让周豫山高兴的是以前见到自己直呼自己是老爷的闰土,现在也开始给他叫先生了,民权理念深入底层了。

    “我看校门外面的牌子上写着今天是你们学校的运动会?”

    “嗯!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夏季运动会,那不是再过三年就要举办世界运动会了吗?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加强学生的锻炼。”

    李爱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此时的学生们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全校的600名师生都在一边唱着国歌一边看着大明的日月旗缓缓的从旗杆底部升到顶端。

    文樵带着众人站在教学楼后面安静的看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出现打断运动会的安排。

    因为是随机考察,文樵一行人的到来没有多少人知道,复兴小学内也没有什么欢迎标语,越是这样文樵等人越是感觉真实,刻意的讨好只会让他们感觉到虚假。

    趁着学生们在操场上参加各种比赛活动,文樵带着一行人随便选了个教室推门而入。

    文樵扫视着整个教室的面积,又看了一眼讲台上面的花名册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教室有些老旧,但整洁的环境和明亮的阳光让他感觉很温馨,教室前后都有一张大黑板和一张小黑板,学生们可以在小黑板上拿着粉笔作画。

    整个教室摆放着50张课桌,这些桃木、杨木做成的课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少年的求学梦想,课桌和椅子上的痕迹,都是每一代学子的见证。

    文樵随手拿起了一本课桌上的书籍,小心翼翼的翻阅了起来,他的目光放在了这本国文课本的目录章节。

    只见目录的第一章就用大大的标题书写着——我们是什么样的文明,开篇第一章就详细的介绍了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农耕文明辉煌的历史。

    第二章就是弘扬文化,确保学生们能够接受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的六艺更是被放在了前面,复兴传统的文化也是大明帝国朝廷的倡导的。

    第三章是爱国篇章,上面有屈原、孟浩然、陆游等人的诗歌文章,歌颂这片土地上过去的那些爱国者。

    在这第三篇的末尾是用了八个字来结尾的——亲爱精诚,以血撒花!

    “有此,家国兴盛足矣!”

    文樵在翻看完课本后满意的将其放在课桌上,脸上浮现出了温暖的笑容。

    “我们大明复兴文化先行,教育部的专家们可是知道科教兴邦,我们大明未来的100年可是交给了下一代,他们就是我们的基石。”

    “编纂我们课本的专家都是文化大师,选材也是慎重,他们也不会害了我们的下一代!”

    李爱光校长又拿起一本历史书翻开示意众人来看看新时代学生们的教材是多么的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