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甘南政府和红色陕北的边区政府,都是立刻下达了命令。
“立刻放粮施粥,全力照顾好灾民,后援支持随后就到。”
红色陕北的命令里说了,如果买粮食的钱不够用,直接向甘南办事处的人借贷。
(借贷是做给陪都侍从室看的,为的是不让陪都知道,甘陕双方已经联手了。)
当那些来自河南的灾民们,感激的喝下第一口粥的时候。
宋温暖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因为系统奖励的功德点来了。
随着功德点一个一个的增加,宋温暖的眼睛都兴奋的红了。
这功德点在系统里的购买力,实在是高的离谱。
要知道河南到了四二年的时候,灾民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万。
等来到了四三年的时候,河南的灾民,已经来到了三千万这个数字。
如果自己可以把他们都救下来,所获得的功德点,都够养活全国百姓好几年的了。
宋温暖立刻从陇水赶赴了过来,安排人先往南泥湾送。
他的解释是,我宋某人给灾民们,奉送一些粮食还可以的。
但是我甘肃的土地贫瘠,实在是用不了那么多的人,那就请共军多操操心吧。
随着越来越多的河南灾民,都被红色陕北收留了。
再说了,这山西、陕北别的不好说,就是房子够用。
只要你的手里有了工具,想挖几座窑洞都是可以的。
很多的灾民在老家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一间茅草房。
如今来到了陕北,人人住的都是,两卧一厨一厕,还带院子的窑洞“别墅”区。
这是宋温暖提供的图纸,让陕北边区政府直接规划的。
以后会有上千万的灾民,来到陕北甘肃暂时安家。
如果不安排好了,好不得把黄土高坡,给挖塌了呀。
现在的程序就是,先在潼关吃饭、登记个人情况。
整村逃荒来的灾民还好说,基本上不用甄别,除非有人是在半路上加入的。
如果有的灾民是单身的,还不愿意几个人合住窑洞。
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是男是女,一律都要等候重新甄别。
一般这个样子的,都是自身有着秘密,怕暴露出来的。
基本上都是各处派来的探子,有南伪那边的,有陪都的,还有的干脆就是日军的间谍。
逼得宋温暖头疼的不行,特意从陪都调回了杨清文。
这才让他们鉴别特务的工作,变得容易了一些。
当然也不是所有不愿意合住的人,都是混进来的敌特,有的干脆就是女扮男装。
她们因为都是单身女子,怕在逃荒的路上遭了毒手,所以才穿了男装出来逃荒。
现在自然不可能和陌生男人,一起合住在窑洞里面。
否则不出三天,就得变成了人家的新娘
现在的老百姓心地善良,他们自己的窑洞挖完了也不休息。
还去帮着别的灾民挖窑洞,这一点让宋温暖非常的满意。
每一家人入住窑洞以后,就发现锅碗瓢盆都给准备好了。
还有农具和全家的口粮,一袋小米一袋黑面(普通粉),这可把灾民们高兴坏了。
再说了,怎么能把这么金贵的面,叫做黑面呢?
谁在家里的时候,不是在过年时,才敢买一斤这样的面,掺着玉米面包上一顿饺子呢。
每人还发了一身二尺半,他们傍晚出来遛弯的时候,才有意思呢。
放眼望去,这一村一村的人,各个都成了“土八路”。
管了穿衣吃饭,然后就是为他们免费的检查身体。
看着蔫蔫的,其实大都是营养不良,吃几顿饱饭就缓过来了。
他们的吃、穿、住都解决好了,就该招工了。
让他们报名去开发南泥湾,都是要记工分的,月底会用粮食结算工资的。
老百姓都知道,哪有免费又吃又喝的,在乡下也是要给东家干活的。
再说了,八路军的人还是挺好的。
每天上工的时候给三顿饭吃,早上是玉米面饼子就小米粥。
拌了香油、葱花的咸菜丝,只要大家不去浪费,大伙可以随便吃。
鸡蛋他是不可能给的了,否则以后每天都要,给出几十万颗的鸡蛋。
到时候他都解释不清楚了,他去哪里给大家找出,那么多的母鸡啊。
考虑到灾民差不多都是河南来的,中午就安排上了宽宽的杂合面条。
每碗面条上都是三大片肥肉,炖好的大骨头汤随便喝,大补的很咧。
等到了晚上,一人就是三个杂合面的大馒头,外加一个荤菜。
这个是可以拿回家吃的,大家也都是这么选择的。
用边区政府发的铁饭盒,把炒菜带回到家里去,也算是给家里加了餐。
这样一来,一家的壮劳力,在外面不但可以挣工分,还能为家里省下三顿饭。
每天家里孩子最高兴的,就是等着父亲带荤菜回来。
全家也可以开开心心的,好好补上一顿油水。
当然了,也不是宋温暖不舍得,给他们大米白面吃,杂合面用的积分会更少一些。
他要做好准备,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为两千多万灾民准备吃食。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就不能眼瞅着,有几百万人饿死的惨剧发生。
这也不错了,毕竟他们在老家的时候,也吃不上这些东西。
那些家里又壮劳力多的,给家里挣的吃食也就越多。
身体结实的女人,也可以去参加劳动,在吃食上八路军一视同仁。
不能上工的女人和老人,可以去边区政府领一个纺车,可以在家纺线。
孩子都可以有免费的学上,每天都可以提供,一早一午两顿免费用餐。
这样一来,灾民们虽然是背井离乡,可是他们的小日子,却是过的越来越红火。
这老话说的好啊,救人一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何况这要救的是一省之人。
一时间,我党的声望在民众当中,也越发的高大了起来。
自此以后,很多灾民都会自动的选择,去投奔陕北边区的“红色菩萨”。
随着南泥湾被开发出来,壮劳力们也闲下来了。
看着他们因为挣不到工分,而抓耳挠腮的样子,又有招工队进了村。
现在要修路了,我们要修一条,从黄河边上直通甘肃的路。
不过因为路途太遥远了,修路的人是不能随时回家的。
其他的待遇不变,每个月可以回家休息两天,还是车接车送的那种。
每人包括工作服、鞋子在内的,双份的劳保用品。
还有冬天穿的棉衣棉裤棉帽,看着家里的人都眼馋。
随着冬天的到来,灾民这边都歇工了。
边区点宣传队又进了村子,他们这次是来招兵的。喜欢我真是来抗日的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