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塔里木恋歌 > 第六十二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一套封面为淡紫色的、分三册装订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里面比较生僻的字还注了音并作了解释,比较适合一般读者群阅读。

    刘兰兰接着说:“海涛,你文化知识高一些,可以读《红楼梦》,我不能急于求成,我想我还是从基础学起。尽管我已经在学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课本上的知识,可那上面的知识比较深奥,我还有许多没弄明白的地方,囫囵吞枣地学了一遍就过去了。所以我想我还是先将初中语文课本复习一遍,然后再将高中语文自学一遍,最后再把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的课本认真学一遍。我在想,如果把这些书学完了,也许今后看书就不吃力了。初中课本我有,你的高中课本还在吧,冬天晚上也没什么事,夜又长,我就多花点时间看看书。形势发展得这么快,要是没知识,不管将来做什么,都是一种第二天不足的,即使是做生意,也得有知识了,否则的话,生意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说呢?”

    钟海涛没想到平时只顾忙于工作,把工作做得很认真的刘兰兰,内心世界竟也这样丰富,连忙说:“兰兰,你说得对,我们都还年轻,多学习一些知识是对的。高中课本我都还保存着。你先复习初中的,学完了我再把高中课本找给你,有不懂地方我教你,我不懂的再请教别人!”

    “好的,海涛,我也是这样想的,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要循序渐进地学。噢对啦,海涛,我们俩的事我已经跟我爸我妈他们说过了。我爸倒没说什么,他说只要是正经人家,男孩子不管干什么工作,他都没意见,倒是我妈有些担心……”

    “兰兰,阿姨担心什么?”钟海涛迫不及待追问起来。

    “她担心我今后的日子呗,诶!老人们都这样!”

    听到这里,钟海涛松了一口气,笑着打趣起来:“兰兰,娶了你这样的人,今后我不受委屈,就已经很不错了,谁还敢欺负你呢?”

    听了这话,刘兰兰说话的声音立即提高了两度:“海涛,这么说来,你倒是受害者了?”

    钟海涛连忙嘿嘿一笑:“兰兰,我可没那意思,真的没那意思。”钟海涛说完,赶紧翻开《红楼梦》:“兰兰,虽然我没读过《红楼梦》,可早就知道这套书了,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就曾经说过,‘一个想搞写作的人,连《红楼梦》都没看过,写什么作嘛,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今天你把它买回来,我会把它读完的。”

    钟海涛的母亲走过来:“兰兰,晚上想吃点什么?”

    刘兰兰连忙站起来:“阿姨,我晚上就不在你们家里吃了,回去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然后又小声地说:“海涛,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我回去把初中语文课本找出来复习一下,你把高中语文课本给我准备好。”

    刘兰兰说完,向钟海涛的父母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看到父亲和母亲已经在吃晚饭了,刘兰兰连忙扒拉了几口饭,找出当年的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把封面的灰尘擦拭干净,开始认真学起来。

    看到刘兰兰在认真看书,刘天明笑着看着老伴:“兰兰她妈,俺们老家有句老话,叫做‘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这话还真有道理呢。兰兰跟海涛交上朋友后,性格还真改了不少呢!”

    “老东西,你要是学问高些,我也能跟着学点东西哩!”

    “嘿嘿,要不是家乡来了党,俺的这条命早就不知丢在哪个荒岗野岭上云了。能参加扫盲班不当睁眼瞎,也是俺祖上烧高香了。老太婆,你就满足了吧!”

    寒冬里的塔里木夜晚,总能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神清气爽的感觉,星空明净闪烁,大地冰凉晶莹,寒风拂过草木,仿佛所有的忧愁与不安都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并且总能让人的思维更加清晰明朗、头脑更加冷静。

    刘兰兰走后,钟海涛把稿件的剩余部分写完,父母和妹妹都已经睡下了,四周已经寂静下来,看到桌子上的《红楼梦》,一股油墨的香味扑面而来,钟海涛静心地读起来。

    因为《红楼梦》的开篇是用动人的石头故事来展开的,钟海涛的思想也随“石头”和一僧一道的故事而起伏:本是补天之石,却落了个“从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的下场。“怀才不遇,失意文人,真是中国千古文人的悲剧啊。”钟海涛自言自语地说。当他读到“好了歌”时,思想更加消沉起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他又想到了方锐。平心而论,刘兰兰对自己确实很好,自己对刘兰兰也由尊重到相爱,可自己和方锐过去那段炽热的恋情怎能轻易全部忘掉呢?虽然方锐在五一农场取得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可又能怎么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自己已经想通了,也理解方锐的难处了:即使她再提拔再得到重用,又能如何呢?她的工作可以想像得到比较难做,机关里人际关系复杂,她的思想真的那么轻松吗?外表的光鲜真能掩盖得了内心的苦涩吗?

    方锐的工作确实不轻松,思想压力也更大,特别是对钟海涛的思念,唯有她自己知道有多么痛苦了。虽然夜已经很深了,典型材料已经修改好几遍了,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方锐又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汇报材料不尽人意,就必须重新写,一定要向场党委拿出高水平的汇报材料。可自己的思维似乎又钻进牛角尖,始终无法找到出路。

    此时方锐又想起了钟海涛。

    过去在三分场写材料遇到困难时,总是和他交流一下,从中找出灵感,同时基层单位的文明建设汇报材料也没那么难写,每年就常规性做了环境治理、家庭卫生清理、文明教育等工作。将这些工作写进汇报材料里就可以了。有的单位文教图省事,甚至将上年度的文明建设汇报材料拿出来,掐头去尾改中间,就算本年度的汇报材料了。可钟海涛却从来都要自己根据分场实情去写,绝对不能抄袭上年度的。自己在钟海涛的启发下,自己每年都拿出不同的汇报材料,但那毕竟是写好写差都能交差材料,这次完全不同了,典型材料是自己第一次从五一农场党委的角度,从精神文明创建的力度,从指导农垦局文明建设的高度去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还在自己身边,还能像过去那样,有了难度和他商量,从中找到灵感,那样该多好啊!

    方锐一边想着,一边继续撰写着,东方已经发白了,她洗了一下脸,略收拾了一下,将草稿收拾起来,准备到团委办公室继续写。

    冬天天短,天很快就黑下来了。傍晚时分,风很大。三分场的棉田里,浇冬灌水的职工顶着寒风,白天晚上守在棉田里,让每块地都能均匀的浇上水。

    李山水提着马灯,来到棉田里半夜里。周围干枯的苇草被风吹得“吱吱”作响,不远处潺潺流淌的渠水声中,时不时夹杂着薄冰爆裂的声音。李山水用绳子把棉衣拦腰扎紧。一路疾走来到条田边,他隐约间听到流水声由小变大,便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农渠仔细查看。只见渠道垮了一个口子,足有五六十厘米宽,水哗哗地流向马上要播种的条田……

    原来,上游的职工放完水后,把渠口堵死了,水流全部冲向了这边。李山水立即大喊起来:“农渠垮了,快来人哪!”连喊几遍不见人影。李山水知道只能靠自己了。此时,天边已微微发亮。李山水抬头看见不远处有棵枯柳树,心里顿时有了主意。举起坎土曼,使出全身的力气,砍断了一节粗树枝,随后把树枝砍成三截,最粗的一截钉在垮口中间,稍细点的钉在两边,再用枝杈挡住。接下来,李山水挥动坎土曼,把农渠下面的干土不停地往缺口处填……没多久,垮口总算堵上了。李山水浑身湿透,眼前一黑,跌坐到渠道里,冰冷的渠水从他腹部急速的流过。不一会儿,听到喊声的几个职工扛着坎土曼跑过来,先赶紧把李山水拉上来,三个人背着他就往三分场跑去。其他几个人帮着填了些土,加固农渠,然后又到他地里继续浇冬灌水。

    听到李山水掉进渠水里了,谢少辉知道他曾经因为抗洪抢险受过内伤,急忙让王海龙开上小四轮,赶紧将他送到职工医院里。

    经历这场大病,李山水的命虽然保下来了,但眼睛彻底瞎了。五一农场批准他退休了。

    冬天的塔里木分场,寒冷是它的最明显的标签。那刺骨的寒风,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划过脸庞,让人感觉阵阵刺痛。人们外出时,纷纷穿上厚厚的棉衣、羽绒服,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即便如此,当出门的那一刻,还是会被那寒冷的空气猛地一激,忍不住打个寒颤。

    方锐一边忍受着情感的折磨,一边加班加点地把材料写好后,就交给龚建民审阅了。这是五一农场党委书记潘希泉已经作过安排的。

    龚建民看了看方锐递给他的材料,草草阅了一遍后,淡淡一笑:“方锐,像你这样的材料也叫典型材料?事例不足,空话也太多了,还是赶紧拿回去重新写吧!”

    虽然龚建民说话语气比较轻,方锐还是感到十分委屈。创办爱心帮扶社的经过她是知道的,可对于五一农场党委当初举办文化艺术节的设想和工作思路,她没参加过常委会议,也不知道五一农场党委常委会究竟是怎样研究并形成决议的。问龚建民吧,他不是党委常委,没参加过会议,也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何况他就是知道了,能不能告诉自己,也是一个未知数;问工会主席杨建成吧,他又出差了,问夏侯霖吧,他肯定是知道的,但自己绝不会去寻问他的,再询问比较合适呢?

    方锐正在苦思冥想,终于想起一个人可以帮助自己了。

    这个人就是五一农场党委秘书兼机要员周翠鸣。

    一般来说,党委常委会议研究的工作是要有记录的。

    方锐立即来到周翠鸣的办公室里,见她正在埋头整理着文件资料,向她打了一声招呼后,连忙上去帮她整理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