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棘圜志 > 第81章 海防之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倭寇日甚一日,海防空虚,不得不防。"

    户部尚书杨廷和沉声说道,他面前摆着一摞奏折,都是各地关于倭寇扰边的奏报。

    这是一场紧急召开的廷议,除了内阁重臣,还有兵部、户部、工部等衙门的主要官员。沈明轩作为此次海防事件的关键证人,也被特别召见。

    "仅在上个月,倭寇就在江南沿海劫掠了十三次,"兵部侍郎汤显祖说,"而且手段越发猖狂。不仅烧杀抢掠,还勾结内地奸商,祸害更深。"

    "这些倭寇的背后,恐怕另有图谋,"沈明轩开口说道,"根据我们在永昌号的发现,他们似乎在筹划一个更大的阴谋。"

    他将在地窖发现的证据和那位公主魂魄的警告都详细说明。听完后,满堂哗然。

    "这么说,他们想利用中元节的特殊时机,打开什么'天门'?"张居正若有所思,"此事恐怕不只是海防那么简单。"

    "确实如此,"沈明轩说,"根据我的调查,这些倭寇分属不同势力。有岛津家的人,也有其他大名的势力。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共同谋划这件事。"

    杨廷和的眉头紧锁:"如此说来,倭国那边怕是已经有了统一的迹象。这对我大明可不是好消息。"

    "所以当务之急,"张居正说,"是要加强海防部署。但问题是......"

    "钱粮不足。"汤显祖叹了口气。

    确实,这才是最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国库吃紧,要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钱粮加强海防,并非易事。

    这时,沈明轩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认为,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哦?"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说说看。"

    沈明轩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诸位请看,这是我根据调查绘制的倭寇活动路线图。"

    图纸铺开,众人凑近观看。只见上面详细标注了近半年来倭寇的活动轨迹,每次出没的时间、人数都记录得很清楚。

    "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沈明轩指着几个关键点,"倭寇的行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规律。他们必定有固定的补给点和藏身之处。"

    张居正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没错,"沈明轩说,"与其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处处设防,不如集中力量打击这些关键点。只要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再强大的倭寇也难以持续作战。"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汤显祖说,"但问题是,如何确定这些补给点的具体位置?"

    "这就要说到永昌号的账册了,"沈明轩从袖中取出几本账簿,"这些都是他们的交易记录。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推断出至少三个主要的补给据点。"

    他在图上标出这些位置:"第一处在定海附近,那里有个废弃的渔村;第二处在镇海湾,有个隐蔽的小港口;第三处则在乍浦一带的荒岛上。"

    "这些地方都很隐蔽,"杨廷和说,"难怪一直没有发现。不过,要同时打击这三处,所需兵力不小。"

    "所以我建议分三步走,"沈明轩说,"第一步,派出小股精锐力量,秘密潜入这些据点,摸清具体情况。第二步,选择最薄弱的一点先行突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第三步,趁其他据点还未反应过来时,快速分割包围。"

    张居正点点头:"这个计划可行。但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情报。如何保证我们的行动不会提前泄露?"

    "这一点,白衣堂可以协助,"沈明轩说,"他们在沿海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情报网络。而且......"

    他看了看在场的官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倭寇内部的矛盾。根据调查,岛津家和其他势力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只要适当挑拨,他们很可能会自相残杀。"

    "妙啊!"汤显祖拍案叫好,"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我们的力量,还能让敌人自己消耗。"

    但杨廷和仍有顾虑:"这样做风险不小。如果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加快行动。别忘了中元节的事。"

    "所以时间很关键,"沈明轩说,"根据天象推算,今年中元节是个特殊的节点。如果让他们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月?"众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个时间确实很紧迫。

    "可以做到,"张居正沉思片刻说,"但需要调动漕运、盐政等各个系统的力量。这件事,就由内阁直接协调吧。"

    "具体分工是这样,"张居正在地图上指点,"兵部负责调集水师精锐,以戚继光部为主力;户部负责筹措钱粮,确保后勤;工部配合修建临时据点。"

    "白衣堂那边,"沈明轩接着说,"我已经让张若兰带人潜入各个据点周围,建立情报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立即传递消息。"

    "不过还有一件事,"他看向众人,"根据永昌号的账册,有几位朝中重臣也参与其中。"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杨廷和和张居正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名单呢?"杨廷和问。

    "在这里,"沈明轩递上一份密函,"不过我建议暂时不要打草惊蛇。可以利用这些人......"

    "向他们传递假消息,"张居正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让倭寇上当。"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进来:"陛下口谕,让诸位大人去御花园议事。"

    众人都是一愣。御花园?这个地点很不寻常。

    来到御花园,只见正德帝正在观赏一盆刚开的昙花。看到众人到来,他示意大家坐下。

    "朕听说你们在议海防之事,"正德帝说,"不知可有定论?"

    张居正将方才商议的对策详细禀报。正德帝听完,轻轻抚摸着昙花的花瓣。

    "你们说,"他突然问道,"为什么昙花只开一夜?"

    众人不明所以,只有沈明轩若有所思:"因为它在等待最适合的时机。一旦时机到了,就会全力绽放。"

    "没错,"正德帝露出赞许的笑容,"就像这次行动。时机很重要,一旦错过,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他转向众人:"朕决定亲自坐镇指挥此次行动。"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虽然正德帝近年来勤于朝政,但亲自指挥军事行动还是第一次。

    "陛下,"杨廷和犹豫道,"这恐怕......"

    "朕意已决,"正德帝打断他,"况且,这不仅仅是一次剿倭行动。朕总觉得,这其中另有玄机。"

    他看向沈明轩:"你说那个地窖里的发现,和皇室有关?"

    "是的,"沈明轩将事情经过详细禀报,"那位公主最后的警告,说中元节会有大事发生。"

    "原来如此,"正德帝沉思片刻,"看来这件事,确实需要朕亲自参与。"

    "既然陛下决定亲自参与,"张居正说,"那行动计划需要做些调整。"

    "不必太大改动,"正德帝说,"朕会以微服私访的名义,由沈卿家作为向导。这样既能掌握一手情报,又不会打草惊蛇。"

    沈明轩立即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以微服私访为掩护,既可以避开朝中奸细的耳目,又能随时调度各方力量。这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臣有一个建议,"他说,"可以借助白衣堂在各地的医馆作为联络点。表面上是陛下体察民情,暗地里可以随时接收情报,调动人手。"

    "妙啊,"正德帝赞许地点点头,"就这么办。张爱卿,你来安排具体事宜。"

    张居正领命,开始细化行动方案:"第一步,由戚继光的水师分三路埋伏,断绝倭寇的退路;第二步,白衣堂的人在内部制造混乱;第三步,等他们自相残杀后,我们再一举歼灭。"

    "时间就定在半个月后,"他继续说,"那时正好是新月,夜色最暗,最适合行动。"

    "不,"沈明轩突然说,"要提前到十天后。"

    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根据永昌号的账册,"他解释道,"那些倭寇准备在十天后进行一次大规模补给。如果能在那时候出手,可以一网打尽。"

    "可是时间会不会太紧?"汤显祖担忧道。

    正德帝却笑了:"兵贵神速。既然找到了最佳时机,就不能错过。传旨下去,命各部门即刻行动!"

    众臣领命而去,开始各自准备。正德帝却单独留下了沈明轩。

    "朕听说,"他望着已经完全绽放的昙花,"你收养的那个女孩思雨,似乎和皇室有些渊源?"

    沈明轩心中一凛,但表面上仍然平静:"确实如此。根据调查,她可能是永乐年间那位公主的后人。"

    "有意思,"正德帝若有所思,"朕一直觉得这次倭寇的行动很不寻常。现在看来,或许和那段历史有关。"

    他转向沈明轩:"这几天,你带着思雨到御书房来。朕有些事要问她。"

    "是。"沈明轩应道,心中却有些忐忑。显然,皇帝对这件事的关注远超出他的想象。

    走出御花园时,昙花已经开始凋零。花瓣随风飘落,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沈明轩突然想起地窖中那个女子的警告:时间,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要紧迫得多。喜欢棘圜志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