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古武大佬在六零 > 第97章 优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收时李爱花除了给胡孝义送饭以外,白天的时候都和胡林上山去捡山货。

    晚饭后,趁着天黑前,李爱花一个人慢慢的收着自留地里的苞米、蜀黍、土豆……等等这些。

    等公家地里的粮食全部收完,有第一批人开始上山去捡山货时,李爱花就不再上山了。

    由胡林独自上山去摘些水果,和松茸这些营养价值高的山货。

    一个是因为去年的阴影,一个是因为把重心转移到了自家的自留地里。

    自留地里的粮食再拖下去就要烂地里了。

    等村里粮食彻底收仓,胡孝义便回来帮着李爱花收拾自留地里的粮食。

    院子里的地窖,胡孝义也扩大了许多。

    不然今年自留地里的粮食,去年挖的地窖放不下。

    胡林也不可避免的跟着剥了几天的玉米。

    粮食晒干后,要去壳,磨粉的粮食,胡孝义挑着去了胡家。

    李爱花则是留在家里,给自留地里种上过冬的菜。

    胡林不知道胡孝义又是如何想通的,总之跟着去看着。

    这些都是李爱花勤劳大半年的努力,可不能让胡家占了便宜去。

    胡家人这些天也在弄自家自留地里的粮食。

    但因为全家都在上工,曹招娣现在干活速度远比不了从前。

    都是胡家人下工后,回家帮衬着才种了这些粮食出来。

    可这样,一年的收成也只比他们多了三分之一。

    二房两口子酸溜溜的阴阳怪气了几句,到底没敢打粮食的主意。

    主要还是因为旁边站着个胡林。

    曹招娣和二房都是在她手里吃了暗亏的,现在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忙完这一截儿,胡孝义才好好的休息了几天。

    说来,今年一年上工,好像也没有去年那么累。

    胡孝义想着,脑子里突然闪出很久以前的事儿。

    当初村长说过的优待!

    只是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儿,以至于这件事都显得不那么记忆深刻了。

    只有得到优待后的现在,在这个瞬间才想起来有过那么回事儿。

    之后,他要不是上山砍柴,要不就是在家打桌子。

    这是胡林给他的任务,反正不让他闲着。

    上山砍柴时,他也时不时的看见胡林在上山锻炼。

    看着胡林身后拖着一捆树枝,从这头跑到那头。

    不过他一次都没捡到过野味。

    他心里也发现了些端倪。

    可那一顿顿香喷喷的野味,从没让他饿过肚子,反而还油水十足。

    因此有些事,他不欲多想,也不敢想。

    今年李爱花好好的,人也没哪儿受伤,这腌制野味的事儿,就由李爱花主导,胡孝义搭配合。

    秋收到年底结算这段时间,是村里干部最忙的时候。

    直到年底结算的时候,他们才轻松些。

    今年和去年一样,是个平年。

    没有遇上干旱,虫灾这些,收成还算不错。

    可胡孝义今年结算下来的粮食却有四百八十斤。

    这是记工分以来,在平年,胡孝义得到过的最多的粮食。

    和前几年丰年结算时的一样。

    胡家也是,今年缺少曹招娣,但整体收入的粮食还多了几百斤。

    胡家人都知道,这是村长家在兑现五年之约。

    他们核对好后也没声张,悄咪咪的摁了手印。

    其余的村干部看见也没怀疑,这些数据都是他们一起核算出来的,没什么好怀疑的。

    但这里面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那就只有村长一家子知道了。

    今年有家里自留地的收成,胡林就做主把一半的粮食换成了钱。

    其余的,还是胡孝义来做主。

    今年粮价和去年一样,得了三十一块二毛钱。

    租用村里的工具花了一毛,加上去年还剩的两块钱,家里现有三十三块一毛钱。

    拿到钱后,胡孝义挑了个日子,上县城去采买过冬的生活用品。

    上县城一趟又花了十多块,还剩十六块。

    真是花钱如流水,挣钱如抓沙。

    好花不好挣!

    胡孝义又把家禽棚,鸡、鸭晚上睡觉的,去年秋收时,用木头抬高做的木屋地板上,垫上了厚厚的稻草,棚顶也加厚了。

    给鸡、鸭准备着过冬。

    十个鸡、鸭死了三儿,剩下的七个都是宝儿,可不能让它们给冻死了。

    年底结算后没多久,村里把养了一年的猪买了,只留下一头老母猪,和它生的小猪仔。

    十二月底,是结算分红的时候,这次胡林让胡孝义拿了个盆过去。

    今年副业收成不好,每户只得了八块钱。

    到他们领肉时,胡林要了去年没得到的猪血。

    排队的人看见他们今年又要的猪内脏,心里都在嘀咕,他们家这是什么特殊癖好。

    副业分红弄完,村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成了闲人,唯有赵铭得上班上到年三十。

    知道村长一家都闲了下来,没过几天,李爱花就让胡孝义上村长家去请他们来家里做客。

    李爱花和胡林在家杀了一鸡一鸭。

    在准备请杨家过来做客的前一天,李爱花和胡孝义就把在厨房梁顶挂着风干的野味都收到卧房去了。

    这下家里由胡林得来的野味,都挂在了胡孝义和曹招娣的房间。

    在胡孝义去杨家请人时,李爱花就把卧房门给拴上了。

    今年家里粮食收获颇丰,因此桌上的菜也很丰富。

    荤素都有,每个菜都不重样,汤是松茸炖的鸡。

    虽说荤菜少,但这已经是家里现在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招待了。

    而且李爱花的手艺,大家都只有称赞的份儿,哪还会嫌弃。

    至于那些野味,还是怕引起怀疑。

    他们家还没和村长家到交浅言深的地步。

    家里没有杨家那种大圆桌,所以分开坐了两桌,一桌大人,一桌小辈。

    见大人桌还空了一方位置出来,胡林带着李爱花去隔壁把老郑请了过来。

    一是凑个人气,二是卖老郑一个好。

    今年李爱花又开垦了自留地土地,老郑二话没说,粪便是给得足足的。

    他们怎么能不承情。

    再说了,老郑和杨老头儿是同辈的,话题也多。

    吃吃喝喝后,杨老头让胡林背《三字经》。

    最开始,他以为胡林今年会去读书,所以去年送了她《三字经》,哪知道后来是这情况。

    知道胡林不能去读书后,他心里是惋惜的。

    但后来听杨青说,在教李爱花读书认字。

    他想着胡林这不上学,不就只能天天和李爱花待在一起。

    杨青教的那些,胡林也都在学,便考了考胡林。

    所以,在胡林听到杨老头考她《三字经》的那一瞬间,她是懵逼的。

    惊骇杨老头脑回路的同时,也忍不住的吐槽。

    大过年的,谁家老人还要抽查作业啊!

    而且还是抽查她这个,没读书的。

    怎么不抽查杨青去?

    随后胡林反应过来,背了几句。

    后面的内容,她不记得了,就背不下去了。

    但到底是过关了。

    其实杨老头给的《三字经》,她书封都没翻开过。

    要不是学过这些,她在杨老头心中的印象,在此刻就彻底的毁了。

    杨老头儿满意的点了点头,递给胡林一个红包。

    “还算不错,明年继续。”

    胡林“?”

    《三字经》她是非背不可吗?

    只能用这个东西来获得老头儿的好感?

    就不能换个别的途径?

    这种没什么助力的事儿,她真不想干!

    胡林内心逼逼叨,面上乖乖地接过杨老头儿递来的红包。

    一旁的杨青,和李爱花在听到胡林背了几句《三字经》后,脸上都出现了同款震惊的表情。

    她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吗?

    怎么能背得那么流畅?

    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此刻,他们的表情犹如复制粘贴一般。

    因为他们都是知道内情的人。

    杨青在教李爱花的时候,胡林明明一次都没旁听过。

    每隔两个周的检查,胡林都是让李爱花读出来,从没默看过一次。

    其实他们都以为胡林是不懂装懂。

    他们俩也没想过要哄骗胡林,因此学习进度这些从没做过假。

    所以她到底是怎么识字的?

    胡林看见两人嘴巴微张,眼睛微凸,一脸收不住的震惊,瞪了他们一眼。

    两人这才回过神来,慌慌张张地看向别处。

    借此来掩饰他们此刻内心的彷徨与无措。

    杨老头之后,村长两口子,和上头的大哥、二姐也给了红包。

    都说是压岁钱。

    她也就乐呵呵的收了。

    他们的红包可比杨老头儿的好得多了!

    都是无条件赠与。

    老郑瞧见杨老头儿给了红包后,他就跟胡孝义说“要回去给猪弄猪食”就溜了。

    对了,说起来比赵铭害惨的得是老郑才对。

    天天喂猪,喂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带歇的。

    午饭后,胡孝义带着村长父子,和老大、老二在附近溜达。

    村长媳妇儿留下来帮着李爱花收拾桌面。

    弄完,又一起去菜地里割了菠菜,用来晚上吃。

    胡林趁着李爱花和村长媳妇儿都去了自留地,带着杨青进了她卧房。

    胡林坐在炕床上,镇定自若的看着站在她面前的杨青,面上甚至还带了点笑意。

    “刚才你那么震惊的看着我做什么?”

    她在明知故问。

    “你都没读过书,是怎么认识那些字的?”喜欢古武大佬在六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