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戏志才身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谋士,日夜操劳,常常在烛光下审阅文书至深夜。
他不幸感染风寒,卧病在榻。
吕布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事务,匆匆赶来探望。
戏志才面色苍白,却仍强撑着身子,手中执着一份文书,试图继续审阅。
吕布快步上前,眼中满是关切:
“志才,你这是何苦?”
“身体要紧,这些文书,待你病好再处理不迟。”
戏志才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吕布一把按住。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虚弱却坚定:
“温侯,均田乃大业,不能因我一人,影响了您的大计。”
吕布心中既感动又无奈,劝道:
“此事需徐徐图之,切莫急坏了身子。”
戏志才摇头,急切地道:
“均田之事,刻不容缓。”
“如今正是关键时期,每一份文书都关乎百姓的土地分配,关乎均田的成败。”
不多时,郭嘉也前来探望。
见此情景,他沉思片刻,道:
“温侯,我举荐一人,贾逵。”
“他年少聪慧,处事沉稳,擅长文书整理,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吕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贾逵倒是不错的人才,只是他愿意效忠于我吗?”
郭嘉神色持重,拱手道:
“温侯威名远扬,天下贤才皆向往之。以嘉对贾逵的了解,他必不会拒绝。”
吕布看着郭嘉,眼中满是信任:“好,我信奉孝。”
郭嘉心中涌起一股自豪,能得吕布如此信任,实乃幸事。
戏志才见状,也趁机道:“温侯,我也举荐一人,仲长统。”
吕布面露疑惑:“仲长统?我倒是未曾听闻。”
戏志才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道:
“仲长统年纪轻轻,却已有自己的主见。”
“今大汉之世,宿命论盛行,众人咸以为王朝之兴衰,皆系于“天命”。”
“然仲长统独异于时人,其言创业之主取天下、立霸业。”
“乃至王朝之盛极而衰、毁业亡国,皆因“人事”使然。”
“如此卓见,诚为难得。”
郭嘉不禁惊叹:“真有此妙人?”
戏志才重重地点头,嘴角挂着笑意。
吕布略作思忖,心中已有决策:
“既然如此,令贾逵主持均田文书的整理,仲长统为辅。”
贾逵堪堪十六七岁,仲长统比他还小。
吕布如此破格提拔,足见其对人才的重视与对均田大业的决心。
郭嘉和戏志才相视一笑,都很欣慰。
吕布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沉吟道:
“我军讨伐匈奴,大获全胜,得了大量的牛羊、战马。”
“战马自是军中利器,需妥善留存。”
“那数百万头的牛羊,每日消耗巨大,若不妥善处置,容易拖垮官府。”
戏志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神色焦急:
“温侯,如今天气转寒。”
“若不尽早安排,牛羊极易患病,到时候损失惨重,悔之晚矣。”
郭嘉也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担忧:
“不错,必须尽快处置这些牛羊,不要让好事变成坏事。”
吕布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索性用牛羊,换取大族名下的田地,牛羊价格估得高一些。”
“他们即便心中有不满,也不敢吱声。”
戏志才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古往今来,变革之路,皆伴随着流血冲突。”
“温侯用牛羊换豪右的土地,已是给足他们面子。”
郭嘉沉吟道:“正是,真要动起刀兵,他们可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吕布听着二人的话,心中颇为满意。身处乱世,行事需果敢,更要讲究策略。
此次用牛羊换田,既能解决牛羊的安置问题,又能推进均田大业,可谓一举两得。
士族、豪绅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其最强大之处,在于能稳定地提供粮草、物资。
没有粮食,军队无法征战,百姓无法生存,什么事都做不成。
三国名震天下的谋士,荀??⒅罡鹆痢⑺韭碥驳龋?抟徊皇歉懔甘车哪苁帧
邓艾、陆逊皆出身屯田,姜维也曾屯田以养军。
他们凭借着对粮食的掌控,在乱世中站稳脚跟,成就大业。
黄巾起义虽声势浩大,却最终走向失败。
其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领导者不会搞粮食。
士族、豪绅们不愿向他们输送粮草,各方渠帅无奈之下,只能到处劫掠。
这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也把黄巾的名声彻底搞臭了。
还有董卓,手握强横的西凉兵,却同样不懂得如何搞粮食。
西凉兵只能依靠巧取豪夺来维持生计,如此行径,让天下人恨之入骨,也注定了董卓的失败。
吕布心中明白,自己要想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粮食是关键。
可如今,没有士族的支持,必须另寻出路。
吕布的目光,渐渐投向了“均田”与“屯田”。
均田能让百姓有田可耕,安居乐业,踏实向官府缴纳赋税。
屯田能让军队自给自足,无需依赖他人。
两者,是吕布发展并州的关键。
郭嘉微微皱眉,提出疑问:
“温侯,剩下的牛羊该如何处置呢?”
吕布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明快的笑意,果断道:
“赏赐给有功的将士,激励士气,再分配给并州百姓宰杀、储肉。”
郭嘉不禁露出笑容:“如此一来,百姓能过一个肥年了。”
说罢,他与吕布、戏志才相视一笑。
吕布此前也曾考虑过将剩下的牛羊分给百姓养殖,可深思熟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今百姓连自己的口粮都还没有着落,每日为生计奔波,又怎么可能有精力和心思去关心牲口呢?
分配的想法虽好,却有些不切实际,不如直接杀了吃肉。
吕布神色一正,继续钻营:
“既然并州推行均田,赋税制度也必须改一改了。”
戏志才听闻,心神一凛。
如何均田是第一步,而如何让百姓安心耕种则是下一步。
赋税,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吕布目光坚定,强调道:
“赋税关乎百姓生计,关乎并州兴衰,是我等必须重视的头等大事。”
说起汉代的赋税,可真是名目繁多,令人咋舌。
《零陵先贤传》中曾记载,“汉末产子一岁,即出口钱,民多不举产。”
意思是,大汉的百姓,孩子刚出生一岁,便需要缴纳人头税。
这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许多家庭为了避免缴纳这笔赋税,甚至无奈选择不多生孩子。
历史记载,东汉末年有一个叫郑产的,担任里啬夫。
他实在不忍心看到,百姓因赋税而骨肉相残。
于是下令百姓不得杀子,口钱由他自己代出。
也就是说,百姓对待意外出生的孩子,还有可能杀掉。
这从侧面深刻地反映出,汉代的赋税制度极为繁杂。
除了田租、口赋、算赋等常规赋税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杂税。
征收过程也极为复杂,非常容易滋生腐败。
各级官吏层层盘剥,百姓苦不堪言。
吕布想起这些,心中满是忧虑与愤慨。
若不改革赋税制度,即便推行了均田。
百姓也难以真正受益,均田的成果也难以长久维持。
“如今,百姓刚刚分得了土地,本是满心欢喜。”
“可若赋税过重,他们必将陷入困苦之中。”
“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赋税制度,让百姓能安心耕种,让并州能繁荣昌盛。”
郭嘉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
“温侯所言极是,依嘉之见,我们可简化赋税名目,减轻百姓负担。”
吕布心有成竹,脱口而出道:
“不错,人头税,实在是一种极不合理的赋税。”
“穷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与豪右地主,缴纳的钱财竟一样多。”
“如此,怎能不让百姓心生怨愤?”
戏志才用力点头,神色凝重:
“温侯所言极是,人头税对穷苦百姓而言,负担太重,实乃一大弊政。”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接着道:
“依嘉之见,应直接去掉人头税,方能真正减轻百姓负担。”
吕布微微颔首,对郭嘉的提议表示认可。
他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继续道:
“不仅如此,我打算将赋税简化为‘租与‘调。”
“‘租,即田租,征收粮食;‘调,即户调,征收布帛或丝麻。”
“如此一来,既能减少官府的征收环节和成本。”
“又可让百姓明晰赋税内容,避免诸多混乱与盘剥。”
“而且,官府只向有资产、也就是有地的百姓征税,以田亩数量为第一衡量标准。”
戏志才听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温侯此计,一举多得。”
“简化赋税,百姓负担减轻,官府征收也更加便捷,实乃良策。”
吕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又道:
“百姓的自由田,征收三成。官府、军队的屯田,征收五成。”
“并且,只以实物征收!”
郭嘉微微一怔,疑惑道:“官府只收粮食、布帛?”
吕布神色一正,认真解释道:
“不错,折算成钱财,非常不稳定。且如今世道混乱,物价波动频繁。”
“折算过程中,还容易被贪官污吏利用,向百姓施压,谋取私利。”
“最重要的是,董卓在京师坏五铢钱,越来越多的劣质五铢流通,货币混乱。”
“若以钱财收税,百姓苦不堪言,官府也难以管理。”
郭嘉听后,心中大为震惊。
他原以为吕布乃一介武夫,虽勇猛过人,但在政务、经济之事上或许有所欠缺。
可今日这番对话,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