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119章 故人相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古代,九锡为顶,未有十锡之数。

    诸葛亮用自己态度表达了北伐的决心。

    李严也震惊的看着诸葛亮。

    那一刻,两人不再是互相扶持的同僚,也终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诸葛亮不再让李严参与北伐诸事,只让他分管后勤,自己全力参与北伐。

    于是,身着黑袍的文官之首开始统领军队,实施北伐大计。

    身着红袍的武官之首,却开始协管诸郡,督办粮草。

    而直到这时,诸葛亮基于对先帝的信任,还是抱着一丝幻想。

    他觉得,李严并非愚人,也并非不忠之士,他终究会理解我的做法。

    也终究会想明白,兴汉之大业,始终为他保留着一席之地。

    到那时,他一定会来找我,再与我共赴艰难,续写兴汉宏业。

    那是他四出岐山,与司马懿对弈卤城。

    诸葛亮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潇洒的铺开阵势,欲与司马懿于平原一决雌雄。

    司马懿怂了,高挂免战牌,数十万大军龟缩于卤城不敢出城一步。

    试图以诸葛亮粮草不便之利,逼其撤军。

    他猜得不错,诸葛亮的军粮不够了。

    大军没了军粮,便如猛禽折翼,纵有万般谋略,也难施展。

    诸葛亮却隔空挂饵,诱军出城,又在魏军的眼皮子底下抢收了魏军的秋稻。

    再率兵折返,又斩司马懿精甲三千。

    那一战,他奇谋迭出,挥洒自如,把指挥的艺术玩到了极致。

    然而,最终,还是败了。

    但他不是败给了司马懿。

    夺敌粮草终有竟时,自己的粮草却迟迟未到。

    即便是木牛流马也未能补足接下来的粮草短缺。

    好容易,新一波粮草到了,诸葛亮抓着混杂着麦麸的劣质粮草却面如死灰。

    有人在粮草上动了手脚。

    是李严。

    事已至此,他不得不退,唯一能做的只是在退兵之时,带走了曹魏的车骑将军张合。

    诸葛亮回成都之后,真想直接杀了李严。

    而此时的李严,似乎也终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

    他第一次跪在诸葛亮的面前,请求一死。

    诸葛亮恼恨的看着他,立刻就要下令!

    然而,他终究想到了刘备的临终所托。

    他知道,先帝不会轻易看错一个人。

    他看了看李严那双绝望而悔恨的眼睛。

    诸葛亮终于还是心软了。

    他罢黜了李严的官职,将其投入牢中,后又贬为平民。

    而后,继续全心全力北上伐曹。

    终于,六出祁山之时,他打到了五丈原。

    五丈原,已离长安不远!

    只要过了陈仓,就可以挥师而入扶风,威逼长安。

    可那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胡须已经稀疏,嘴唇也变得苍白,无一丝血色。

    他甚至连独立行走都成了渴望之事。

    他静静地坐在崖边,看着长安的方向,迎着五丈原的风,手中的羽扇已然许久未曾挥动。

    他知道,自己终究到了告别的时候。

    他想到先帝,想到死去的文武群臣,又想到叫自己相父的小皇帝……

    不,他不小了!

    可为何,我还当他是小孩子?

    诸葛亮浑浊的泪水流出了眼眶。

    复克中原,还于旧都……

    亮做不到了,也看不到了……

    主公,再不能临阵讨贼矣!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弥留之际,尚书李福来到他的床前,细声询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

    他又想到了李严。

    他想:经过了这么多事,李严终究已经知错。

    一定抱着悔悟之心,等着我回来。

    如果我还活着,一定会再给他一次机会。

    可现在……

    炎汉之火衰微,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他缓缓说出了蒋琬,费?的名字,却最终没能说出李严的名字……

    然而,他好怀念……

    怀念最初那段和李严一起为兴复汉室而守望相助的时光。

    他想,李严知错了,也一定会哭得泪流满面吧……

    ……

    “诸葛先生!”一句问候,将诸葛亮从思绪中一下子拉到现实。

    问候他的人,正是李严。

    眼前的李严三十余岁的年纪,精干睿智,面带浅笑,三缕细须修剪得整齐精致,一看就是注重细节之人。

    这和梦中的李严判若两人。

    此时,刘备已与刘琦公子走在了前面。

    后面的人有认识的,也会互相寒暄几句。

    “哦,正方先生。”诸葛亮拱手回应,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人并肩走在刘备的后面。

    “听闻你于江北设八阵图,大败曹操,在下对先生的谋略和胆识深感折服!”

    “过奖了,此役能胜,实乃主公用人得当,众人齐心之故,亮不过是略施小计,何足挂齿?”

    “能败曹操,怎是小计?先生,智谋超群,日后还望先生多多指点。”

    “先生治江陵有方,在下亦敬佩不已。”

    短短几句寒暄,便已相识。

    李严很聪明,貌似想通过诸葛亮,多获得在刘备面前表现的机会。

    诸葛亮心中却暗暗思忖:

    李严者,有治州之能,终无立国远见。

    当谨慎用之,可堪大用,若赋予其过重权柄,恐重蹈覆辙。

    刘备在刘琦的介绍下,终与江陵各名士相识见面。

    其中虽有蔡瑁旧部,今也多如蒯越,弃暗投明,成为刘皇叔之拥趸。

    而完成了应酬,交接了公事,已是下午,当回家看看了。

    他走到了正在整理公文的诸葛亮旁边。

    “军师……”

    “主公,何事?”

    刘备诚心邀请道:“我与军师府邸相去未远,今得归江陵,军师可愿移步寒舍一叙?”

    “这……”

    诸葛亮还不知道自己的府邸在哪里,是按刘备的意思,由糜竺安排。

    见主公邀请自己往其住所一顾,诸葛亮心中又是一暖。

    不过他又觉得不妥。

    “主公,今日与家人久别重逢,亮贸然前往,恐叨扰主公阖家欢聚之乐。不如改日,待主公闲暇,亮再登门拜访?”

    刘备却毅然决然:“不妥不妥,就在今日,只待半个时辰,然后我亲送军师回府。”

    “这……”

    诸葛亮为难之际,刘备竟拉住了诸葛亮的胳膊,兴奋道:“军师,请随我去。”

    “好,好吧……”

    可走了两步,刘备停住。

    他第一次来江陵,也不知道自己的府邸建在何处。

    好在刘封已于不远处相侯,见到刘备快步上前:“父亲,请允刘封送父亲归府!”喜欢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