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154章 庞统之策与江东危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管吴巨做了错事,但闻听自己的昔日好友被人设宴斩杀,亦尤为痛心。

    刘备哀叹坐下,眼含泪水。

    然而,沉思良久,忽然眉头一皱,仿佛想到了什么不解之事。

    阿斗也察觉了刘备神色的异样:

    “父亲,怎么了?”

    “子卿既已驱逐赖先生,权力已无掣肘,大可自领交州牧,凭苍梧之兵马独霸一方,缘何又许步骘率四百人马入交州,且赴其宴而遭斩杀?”

    刘备的怀疑不无道理。

    苍梧亦养精兵五千,加上辎重民兵亦有数万。

    关键这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这就相当于,曹操派了一个使者,在江陵设宴,然后让刀斧手将刘备杀了一样匪夷所思。

    “这也并非不可理解。”

    对此,阿斗如此解释:“父亲,后您入益州,刘璋于涪城设宴相邀。彼时,便有人进言,劝父亲于酒宴之前,暗伏刀斧手,一举诛刘璋。如此,则可不费一兵一卒,将益州纳入吾等麾下。当时,倘若父亲若能狠下心来,益州怕是早归父亲也。”

    阿斗说此话,说给刘备,亦未尝不是说给自己。

    回想当初,就是自己的懦弱无能,才使蜀汉在相父去世后日渐凋零,让司马晋有了可乘之机。

    倘若当初在相父去世后。

    能披肝沥胆,图治励精,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

    耗到高平陵之变,再命姜维北伐入长安,亦未尝没有机会。

    然而,阿斗又想到相父与蒋琬费?董允去世后,益州推行政事处处受挫折,

    国家失去了理想和目标。

    姜维北伐被全国士族所抵制。

    诸般门阀,各路宗藩,皆汲汲于为自家宗族蓄聚实力,又岂会轻易将国策置于心间?

    也只有相父才能让益州上下军民一心,自己绝无这个能力。

    “要我于宴前刺杀刘璋?”

    刘备的一句话,拉回了阿斗的思绪:“阿斗,何人献此毒计?”

    阿斗坦言:“乃是庞统庞士元先生。”

    “呃……”

    刘备不说话了。

    为何?

    依照阿斗昔日所言揣度,恐因未施此计,终致庞士元命丧落凤坡。

    从某种意义论之,就是自己的仁慈之心害了庞先生也。

    阿斗见父亲踌躇,心中一惊,怕父亲因此而疏远庞统。

    于是,又为庞统解释道:“然,士元先生于刘璋亦有他计,他劝父亲夺取益州时,曾说过: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这句话的主要思想是:

    不要怕背叛刘璋,反正你不攻取益州,他软弱无能,益州也迟早也要被别人所吞并。

    你夺了他的益州,等待你平定天下后,再给他封国,也不算失去信义。

    刘备闻言,抚髯颔首。

    他承认,庞统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亦明白,上一世的自己终究没有用这个方法去刺杀刘璋。

    虽然他没有这么做。

    但按阿斗的意思,这种以客刺主之事,并非没有可能成功。

    然而,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主人对客人有着一种很渴慕修好的情绪。

    主人担忧威盛的气势致客人不适,故未于宴外广置兵马。

    反给客人以可乘之机。

    刘璋最初待他如此。

    吴巨待步骘,难道就不是如此?

    吴巨逐赖恭而去,若其果欲自立。

    步骘至时,或驱之,或诛之,或为难之。

    这才他决定驱逐赖恭时,该有的心态。

    然而,他却选择了默许步骘入了交州。

    这让刘备有了新的看法:

    或者说,他惹不起江东,不敢与之明着对抗。

    那还驱逐什么赖恭,老老实实和赖恭归附江东,没准还能获得统领一方的资格。

    又或者说,他想借助江东的力量与士燮博弈。

    这可能性也不大,相比江东,显然那个活了七十多岁的士燮更好说话。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

    他想归附江东,又想在苍梧有一定的自主权。

    所以,驱逐赖恭,以苍梧之主的身份与江东结好,这样才能有好的主动权。

    不管他出于私心还是公利,从江东的角度上来看,吴巨都罪不至死。

    然而,他小看了步骘的狠毒。

    他就利用了这一点。

    仅用四百人,将吴巨在苍梧的势力铲除个干干净净。

    并接手了吴巨在苍梧所有的兵马钱粮。

    按说,江东这一手操作,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战果。

    这不仅让刘备为吴巨而惋惜,也让刘备自己也胆战心惊。

    “与东吴互为盟友,若入江东,岂不会亦使刀斧手针对于我?”

    “父亲,事实上,相父曾言,您于江东亦有三次险遭刺客所害。”

    “哦?哪三次?”

    “第一次于赤壁之战,父亲去江东犒军,周瑜置刀斧手,欲于宴前刺杀父亲,然周瑜观二叔在父亲身侧相护,二叔威风凛凛,气势雄浑,宛如天神下凡,江东最终未敢动手。”

    刘备又想起二弟过五关斩六将,保二位夫人无恙。

    竟还是那般让人信任:“有云长在侧,纵赴刀山火海,吾亦心安。”

    “第二次,乃于甘露寺相亲,孙权命刀斧手埋伏在甘露寺两廊,幸有子龙叔父相护,您在甘露寺向吴国太哭诉,方保身安。”

    刘备有些好奇,想问问这甘露寺相亲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和吴国太???

    怎会有如此可能?

    但终觉不适时宜而缄口未提此事,而是感慨道:“子龙一身是胆,有他相保,纵龙潭虎穴,我亦敢去得。”

    “还有第三次,江东为弱父亲之志,以美酒歌舞留父亲于江东。云叔按相父之计谎称荆州有急报,护送父亲和小娘回荆州……呃,父亲,怎么了?”

    “没……没什么,你继续。”

    “孙权则派陈武、潘璋、蒋钦、周泰三路兵马于路上拦截。幸有相父三枚锦囊,得保父亲和小娘身安。”

    “又赖丞相襄助,想来若无丞相,吾此微贱之躯,早已身死数遭矣……”

    “既有相父相助,亦是父亲大命之人。”

    刘备点点头,长出了一口气:“江东局势诡谲若此,吾竟未加慎虑,仍使二弟镇守荆州,致其遭害。追根溯源,此皆吾之罪孽也!”

    感慨到此,刘备忽然想到了什么。

    “阿斗,汝方才所言……乃庞军师为我献宴杀刘璋之计?”

    阿斗坦率的点点头:“正是如此!”

    刘备眉头紧锁,汗水涔涔而下。

    “父亲,有何不妥?”

    “今此交州之行,便是他和翼德去了交州……”喜欢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