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戏班后台,12岁的小顺子瞪大了眼睛,看着白玉楼老师行云流水般的表演,眼中满是憧憬与向往。他自幼父母双亡,被戏班班主收留,从此便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每天天不亮,他就跟着师兄师姐们练功,压腿、下腰、吊嗓,一招一式都学得认真刻苦。
“小顺子,发什么愣呢?还不快去给白老师准备茶水。”班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小顺子的思绪。
“哎,来了!”小顺子赶忙应道,端起茶壶,一溜烟地跑向白玉楼的化妆间。
“白老师,您辛苦了,喝点茶润润嗓子。”小顺子乖巧地说道,将茶杯递到白玉楼面前。
白玉楼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笑着对小顺子说:“小顺子,你看这台上的戏,好看吗?”
“好看!白老师您唱得太好了,我以后也想像您一样,在台上给大家唱戏。”小顺子一脸坚定地回答。
“好啊,只要你肯下功夫,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不过,学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可不能半途而废。”白玉楼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嗯,我一定不会放弃的!”小顺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小顺子更加刻苦地学习戏曲。除了日常的基本功训练,他还跟着白玉楼学习唱腔、身段和表演技巧。白玉楼也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格外关照,倾囊相授。
时光荏苒,一晃五年过去了。小顺子已经出落成一个17岁的少年,艺名“程云起”。经过多年的磨砺,他的技艺日益精湛,在戏班里逐渐崭露头角。
这一年,顺天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戏曲汇演,邀请了各地的名角儿前来参赛。咏春园戏班也接到了邀请,班主决定让程云起作为戏班的代表,参加这次汇演。
得知这个消息后,程云起既兴奋又紧张。为了能在汇演中取得好成绩,他日夜苦练,精心准备了一出《霸王别姬》。
汇演当天,戏院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程云起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凤冠,袅袅婷婷地走上舞台。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仿佛真的化身为那为爱痴狂、忠贞不渝的虞姬。
随着悠扬的丝竹声响起,程云起开始了表演。他的唱腔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将虞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身段婀娜多姿,水袖挥舞间,仿佛流淌着无尽的温柔与哀愁。台下的观众被他的表演深深吸引,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时而发出阵阵惊叹,时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程云起谢幕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刻,他终于站在了梦想的舞台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凭借出色的表现,程云起在戏曲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一时间,他成为了顺天府家喻户晓的戏曲明星,戏迷们对他的喜爱与日俱增。
然而,就在程云起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顺天府。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咏春园戏楼也被迫关闭,戏班的成员们纷纷离散。
程云起看着曾经热闹非凡的戏楼如今一片破败,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热爱的戏曲事业,于是决定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离开顺天府,前往南方继续寻找唱戏的机会。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程云起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为当地的百姓唱上几段戏,给他们带去一丝欢乐和慰藉。
经过几个月的辗转,程云起一行终于来到了繁华的上海滩。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都市里,他们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收留他们的戏班——“风华园”。
风华园的班主林鹤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戏曲前辈,他对程云起等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看过程云起的表演后,林鹤年更是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决定重点培养他。
在风华园,程云起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人才,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程云起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表演理念和技巧,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想要在上海滩立足谈何容易。戏曲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戏班之间明争暗斗不断。风华园虽然实力不俗,但也时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危机。
有一次,风华园接到了一个重要的演出邀请,主办方是一位在上海滩颇具影响力的富商。为了能在这次演出中脱颖而出,其他戏班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打压风华园。
在演出前夕,风华园的道具突然被人恶意破坏,演员们的戏服也被剪得七零八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家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程云起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既愤怒又焦急。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安慰大家说:“大家别慌,我们一定能想出办法解决的。
于是,程云起和戏班的成员们一起,连夜赶制道具,修补戏服。大家齐心协力,一直忙到天亮,终于将一切准备就绪。
演出当天,程云起和其他演员们带着饱满的热情登上了舞台。尽管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但他们的表演依然精彩绝伦,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富商对风华园的演出非常满意,不仅当场支付了高额的演出费用,还表示以后会经常邀请他们来演出。这场风波过后,风华园的名声在上海滩越来越响亮,程云起也成为了戏班里的顶梁柱。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程云起和风华园的成员们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他们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抗日思想,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在一次慰问前线将士的演出中,程云起演唱了一出自己改编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他将穆桂英的英勇形象与抗日将士们的保家卫国精神相结合,唱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台下的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
这次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的战士找到程云起,激动地说:“程先生,您的戏唱得太好了!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抗击侵略者的决心。等我们打败了小鬼子,一定要再听您唱戏。
程云起紧紧握住战士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你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卫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戏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程云起凭借着自己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戏曲事业的贡献,成为了上海滩戏曲界的领军人物。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他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还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大胆改编,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思想,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程云起的带领下,风华园戏班多次赴全国各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将戏曲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时光匆匆,程云起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对戏曲的热爱却从未改变,每天依然坚持练功、唱戏。
在他80岁大寿那天,风华园戏班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曾经的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程云起感慨万千。
“师父,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教导和培养。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位弟子激动地说道。
程云起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都是戏曲的传承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你们能将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当晚,风华园戏楼里灯火辉煌,程云起和弟子们一起登上舞台,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在悠扬的丝竹声中,程云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少年时代,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舞台。
演出结束后,程云起站在舞台中央,望着台下的观众,眼中满是欣慰与满足。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戏曲,而戏曲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程云起的八十寿宴演出轰动全城,不少戏曲名家、戏迷票友纷纷致信祝贺,信件堆满了案头。其中一封来自北方戏曲研究院的邀请信,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信中盛情邀请程云起担任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为年轻一代传授戏曲技艺与文化精髓。尽管年事已高,可一想到能为戏曲传承出更多力,程云起毫不犹豫便应允下来。
初到研究院,程云起便被年轻学员们的热情与朝气所感染。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孩子虽有一腔热忱,基本功却参差不齐。为了让大家打下坚实基础,程云起不顾年迈,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从最基本的台步、手势,到复杂的身段组合,他都耐心讲解,直至学员们完全掌握。
“戏曲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一项都容不得马虎。这不仅是技艺,更是戏曲的灵魂所在。”课堂上,程云起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学员。
在教授经典剧目《牡丹亭》时,为了让学员们理解杜丽娘的内心情感,程云起讲起自己年轻时对角色的感悟,分享如何通过眼神、唱腔展现人物的细腻情感。学员们听得入神,对戏曲表演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不久后,研究院计划举办一场大型戏曲汇演,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程云起主动请缨,负责编排一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新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