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莫比乌斯逃亡 > 第260章 有关人类起源的思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我下潜到15,000米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周围的海水都已经开始粘稠了,其实并没有,只是由于水压增大使我的行动就像进入了一锅粘稠的粥一样开始缓慢。

    在深海

    米处,约

    1500

    个大气压的压强是极其巨大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生活在

    1

    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就如同一只蚂蚁轻松地在平坦的大地上行走。

    而在

    1500

    个大气压下,就好似有

    1500

    头大象同时踩在那只蚂蚁身上。

    这种压强下,绝大多数常见的物体都会被轻易碾碎。

    比如,一个普通的塑料瓶,在陆地上它可以保持形状,但在深海

    米处,它会瞬间被压成薄如纸片的碎片。

    一块厚厚的钢板,在陆地上坚不可摧,然而在这样的深海压强下,也会像脆弱的饼干一样被压得扭曲变形,直至粉碎。

    甚至一些看似坚固的金属结构,如未经特殊处理的铝合金构件,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会被压垮、压碎。

    总之,在这恐怖的

    1500

    个大气压下,大多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为坚固的东西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我用神魂支起的能量罩,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我也感受到了水压给我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压力使我的动作开始变得缓慢,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突然袭击,我会反应迟钝,于是我尝试了一下,幸好闪现能力还在。

    并且我的神识凝针的技能也没有受到影响,这让我心下大定。

    我加快了速度向下继续潜去,很快我来到了深海探测器消失的17,000米的深度。

    从空间拿出专门测量空间能量波动的仪器测试了一下,

    这里也没有发生过巨大的爆炸和高温等能够使深海探测器瞬间解体的攻击存在。

    看来可以确定的是深海探测器是被一种空间移动能力将它摄走了,就好比我这种把物体挪入自己随身空间的能力一样。

    我催动神魂四下发散,把方圆1公里范围内的水域全都仔细的搜索了一遍,没有任何的奇怪地方存在。

    再向下探测,17,000米居然也不是这个海沟的最终深度,神识一直探测到5公里以外。

    也就是23,000米的深度时,才被仿佛一堵墙一样的物体挡住了,无法向下再探入分毫。

    继续下潜,在这没有一丝光亮,没有一丝声音的海底,我有一种无比的安心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那样。

    心中不禁吐槽,我特么难道是海里的生物?

    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孕育了无数生命奇迹。

    传统进化论认为人类是陆地哺乳动物进化的产物,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基因研究正在颠覆这一认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可能是由海洋高等智慧生物直接进化而来。

    首先,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类的身体构造与陆地哺乳动物存在显着差异。

    我们的皮肤没有浓密的体毛,皮下脂肪分布均匀,这些特征更接近于海洋哺乳动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新生儿出生时全身覆盖着胎脂,这种白色蜡状物质与海豚幼崽体表的保护层极其相似。

    此外,人类是唯一会自主控制呼吸频率的陆地生物,这种能力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

    而且在人类基因组中,我们的科学家发现了大量与海洋生物高度相似的基因片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深海??鱼共享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人体对水压的适应能力。

    这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在深潜时能够承受巨大的水压,而其他陆地哺乳动物则无法做到。

    考古发现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物证据。在大西洋中脊发现的远古遗迹中,科学家找到了大量类人生物的化石。

    这些化石显示,五亿年前存在一种具有鳃裂和肺部的过渡生物。

    它们的骨骼结构与现代人类惊人地相似,但保留了明显的海洋生物特征。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遗迹中发现的胚胎图谱显示,这些生物能够在不同发育阶段选择保留或退化鳃裂。

    从生理特征来看,人类保留了诸多海洋生物的印记。

    我们的泪液成分与海水几乎完全一致,这种巧合在进化论中难以解释。

    此外,人类是唯一会因情感而流泪的陆地生物,这种行为模式与某些海洋哺乳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出一辙。

    我们的皮肤在水中会自然产生防水油脂,这种特性在陆地哺乳动物中极为罕见。

    人类的大脑结构也暗示着海洋起源。我们的前庭系统对水压变化极其敏感,这种能力在陆地生活中毫无用处,却对海洋生物至关重要。

    更令人费解的是,人类大脑中负责空间定位的区域与海豚惊人地相似,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天生具有出色的方向感。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人类的血液成分与海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我们的体内循环系统更像是为适应海洋环境而设计的,而不是陆地生活。

    特别是人类是唯一能够通过训练掌握自由潜水技巧的陆地生物,这种能力暗示着我们体内可能保留着某种海洋记忆。

    进化过程中的一些"设计缺陷"也支持这一理论。人类的脊柱结构并不完全适应直立行走,却完美契合游泳时的身体姿态。

    我们的足弓结构在陆地行走时容易受伤,但在水中却能提供完美的推进力。

    这些特征都暗示着我们的祖先可能经历过漫长的海洋生活。

    最新的量子生物学研究为这一理论也提供了更深层的证据。

    科学家发现,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与某些深海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量子纠缠现象。

    这种跨物种的量子关联在自然界极为罕见,暗示着人类与海洋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深层的进化联系。

    脑海中有关人类进化,在另一个方向的推论如海水一般的涌上了心头。

    这些知识平时根本想不到,也没有仔细的去考虑过,但是在这深不见底,没有一丝光亮和声音的深海中,这些平时用不上的知识却如同放电影片花一样的在我的脑海不停的闪现。喜欢莫比乌斯逃亡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