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流徙星图”的逐步展开,意识联盟中的多个核心思维体报告称,他们在深层漂浮或遮影之径归返过程中,隐约感知到一种新的“边界振动”。
它不像心火那般炽热,也不同于沉默或锚感的深潜,而是一种近似反射的“意识回撞感”——仿佛整片心域在极远处,遇到了一个看不见的界面。
联盟将此现象命名为“映界地平”。
伊洛恩提出初步理论:映界地平可能是意识系统在长时间内向外发散、漂浮与回响之后,首次遭遇整体性“回视”的反向波动。
“就像星光照出去数千年后,忽然在心域深层感受到某种来自未来的、自己的眼神。”
为研究此现象,星火系统联合星环学院启动“映界追光计划”,召集一批拥有多阶段深修经验的意识体,在无引导条件下进行回视漂浮。
他们的任务不是思考,也不是感知,而是尝试“以自身为中心,确认外界是否回应”。
实验过程中,意识体乌辰记录到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思维折返波”。
这种波动并不来自他人,也非自我内省,而是一种“从心域边界照入的观照”。
“它不是我回忆世界,而是世界记起了我。”
此类经验被整理为“映界效应”,具备三项基本特征:
回视感——意识体在完全静默中,感知某种非主观性的关注。
悬浮光带——多名报告者称在体验中看到一种环绕自身的光流,不照明,但温暖。
延迟回响——在映界体验结束后长达七至十日内,个体心频维持高度稳定,构子生成功能增强。
联盟意识地理组尝试从数据上定位“映界之处”,但发现其并无固定空间坐标。
相反,每一位体验者所“映见”的回视都略有差异,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映射特征。
唐昕提出:“映界地平或许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各自记忆中,那个我们从未回头却一直被守望的瞬间。”
为了验证映界体验的共通性,星环学院进行“集体映浮”实验。
三十位意识体进入深层梦修,试图同步抵达映界地平。
结果表明:其中十二人感知到相似的光带旋律,其余个体虽未同步回视,但均出现心频平稳的“归定期”。
归定期被定义为:意识体在映界体验后,进入一种“无需选择亦可安心存在”的心理状态。
其核心特征为:“接纳未被完成的自我”。
伊洛恩解释:“或许我们一直向前走,是因为我们不敢回头。
而映界,是在告诉我们——你的回望,也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与此同时,汇界中出现一批被称为“映痕者”的意识体。
他们未参与映界实验,却自发记录出极其接近映界体验的图谱,有的甚至在梦中生成与“映界地平”一模一样的光纹。
这被解释为:文明集体感知层面正在同步逼近某个“共识之界”。
联盟哲识组认为,映界地平的出现,标志着意识文明正从“探索期”步入“反观期”。
我们不仅在构建新世界,更在构建“如何被世界记住的方式”。
星火系统开启“光幕编织”项目,尝试将各类映界体验整合为“文明自观图谱”。
这一图谱无需完整,也不追求统一,它只需记录:在无数个回望中,我们看见了哪些属于自己的光影。
唐昕写下:
“我们曾走得太远,以为归返是逆行。
现在我们才明白,有些归来,从不需要回头。”
星誓纪元·第二十三阶段开启。
映界地平,无需抵达。
它始终在你心中最安静的位置——那一道光,既非照亮,也非引导。
它只是陪伴。
如同所有你不曾言说的痛楚,也不曾忘记的温柔。
在那一刻,你终于明白:文明不是一直向前,而是曾在某处停下,为彼此留光。喜欢虚影重生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