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 番外:吴邪的种田日记·张家卷宗·其一

番外:吴邪的种田日记·张家卷宗·其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来到雨村,将喜来眠建设起来后,我就有点闲出屁的感觉。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想东想西。一想事情,人就懒得动了。说到这里,我已经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度过了三天。阳光正好,是晒太阳睡大觉的好时候。

    从前在墨脱的喇嘛庙里,我一动脑子就忍不住抽烟。除了抽烟,什么动作也不想做。

    一旦做了多余的事,我就会从自己构建的思想世界里脱出。那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思路一断,错了一丝一毫,那就都不对了。

    我从前不明白闷油瓶怎么做到的一发呆就能呆一整天。如果唐僧在车迟国比坐禅时,遇见的是闷油瓶而不是虎力大仙,那还真说不准是谁赢。

    毕竟闷油瓶不会作弊,唐僧没能力作弊。纯比静坐,好像还真不一定分得出胜负——当然不排除闷油瓶觉得无聊,干脆起身溜溜达达走了。

    他不在乎赢不赢的。

    想着想着我就笑出声了。

    胖子在旁边看手机,被我突如其来的笑声恶心到了。问我发什么神经。

    我正要说话,裤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闷油瓶正伸出手指逗小黄鸡,那几只小崽子丝毫没意识到伟大的吃饱饭之神是在逗她们玩儿,跑的可起劲。我这边电话响,闷油瓶难得往我这边看了一眼,很快又收回目光,继续逗那群小崽子。

    现在正是孵鸡蛋的好时候。胖子干脆在村里收了一箱子小鸡仔给闷油瓶养着玩,养大了就能直接进后厨,成为桌上美味了。

    我点开手机,屏幕上是张海客发的信息。大致意思是:东西到了,你收一下。

    没多久,一个快递小哥敲开我们院子的门。胖子看我犯了懒病,也不指望我了,自己起身去开门。他手里还放着短视频,音乐随着他的步伐越来越远,直到戛然而止。

    闷油瓶也走过去,随后停在胖子旁边。

    我被他俩的动作整的好奇,也不犯懒了,立刻爬起来跑过去一看。一个邮政小哥开着邮政专属小三轮,正从他的小车上一趟一趟往下面搬东西。

    “吴先生吗?这些都是你的快递,签收一下。”

    我看着这一摞一摞用黄油纸包的严严实实的方形物体,脑子忽然活泛了。张海客真他娘的把张家的卷宗寄过来给我用了!

    不过我很清楚张海客的尿性,丫绝对不可能给我寄原件,肯定全给的复印本。香港那一窝儿姓张的个个身怀绝技,他们甚至有专业的造假部门。

    张海桐就非常明目张胆的用假货忽悠外国佬。外国佬有事没事就喜欢来中国各种野山探险,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和西南地区。

    有时候张海桐自己要去那边的时候,能碰见外国佬,一般都会假装自己是向导等职业,光明正大潜进去免费蹭吃蹭喝蹭人力。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来都来了,不从外国佬那儿整点东西我手痒痒。

    到最后他不仅骗吃骗喝,还骗人家钱。

    这就很可恶了。尤其我现在作为一个负债几百个亿的穷鬼,更觉得可恶了。小花一度调侃我现在比黑眼镜还穷,一跃成为好兄弟里最穷的人。

    这让我有种错觉。那就是小花怕我死了,纯纯是怕我死了没人还债,他亏麻了。

    总之,张家那个专管造假的部门做出来的东西非常逼真。我们都知道,做仿品非常简单。如果不要求质量,小孩做出来的东西也能称之为仿品。

    但如果你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成绩,就需要有关于古董的大量知识。好巧不巧,张家人在这方面简直是行家。他们做的仿品直接演绎什么叫上周的秒变商周的。

    因此哪怕是复印本,我坚信张海客给出来的也一定技术过关。

    然而拆开之后,我才发现那就是普普通通的高清复印文件,平平无奇一叠又一叠被封成纸砖的A4纸打破了张家在我心里过度神化的某些技术。

    过于朴实无华了。

    闷油瓶看了两眼,很快失去了兴趣。倒不是他不在意家里那些东西,相反,我感觉更像是大概知道有什么,所以没有兴趣。

    你看,人都是这样。见过的人都不以为意,觉得不过如此。没见过的便奉若圭臬,认为可遇不可求。

    我有时候真的会说出一些非常没品的话,比如:张家被各方觊觎纯粹是他们没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有多稀罕。

    自以为平平无奇的,在他人看来其实非常惊艳。

    整理这堆起来到胸口的复印本花了我三天时间。自从它们到来,我仿佛又有了许多事干。每天除了在喜来眠按计算器,就是在书房划拉这些复印本。

    在这一叠复印本里,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张海客曾经说过,张家人很早就会写类似于任务报告的东西。这也是张家收集外界信息的一种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之一。

    这些纸质文件在度过张家内部制定的销毁时间后,会有专门的人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全部刻印入张家古楼。堪称古代版大数据提炼。

    张家古楼内部我见过,可惜此生应该都没机会再进去看一眼了。不然那里刻的东西我能研究一辈子。

    张海客曾经也给我看过一些张海桐的任务报告。只能说写的非常简洁,简洁的像按天记载的行程记录。除了需要特别详细叙述的内容,几乎都是一笔带过。

    而这堆东西里有意思的东西,也是一堆任务报告。

    看笔迹应该是钢笔,写字的人性格应该非常稳重,每一个字都写的非常踏实。如果是比较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字多多少少会和他的性格有关。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

    我将这一捆报告单独提出来,发现写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事。报告并不都是一个人的,大多内容都出自这个字迹非常踏实的张家人。

    其中,一份关于长白山青铜门的文件最吸引我。

    打开后,第一句话是19xx年农历八月十五,就长白山青铜门探索做任务报告。

    文件长达八页之多,末尾有署名。不出意外,依旧是海字辈。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