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燕御医,陛下传召。"老太监恭敬地立于门外,再无昨夜那般凶相。
燕如烟整理好医袍,快步跟上。御书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书显示着这几日积压的政务。见她进来,皇帝放下朱笔,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昨夜之事,朕已下令彻查。李玄璋、苏婉等人的党羽,一个都不会放过。"皇帝声音低沉,却透着坚决,"燕爱卿,朕欠你一条命。"
"陛下言重了。"燕如烟恭敬行礼,"臣不过尽忠职守。"
"朕已命人将你提出的改革方案拟成诏书,今日早朝便要颁布。"皇帝递过一卷竹简,上面是燕如烟先前提出的税制改革和医疗改革方案,"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良策,朕要亲自推行。"
燕如烟接过竹简,心中却掠过一丝忧虑。她的读心术感知到皇帝虽然表面坚决,内心却有着隐隐的担忧。那些被触动利益的权贵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陛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会遭到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对。"
皇帝冷笑一声:"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谁是真心为国,谁是只顾私利。朕已经忍让太久了。"
燕如烟默然。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燕如烟站在大殿侧面,作为新晋的御前议事大臣,她有资格参与早朝。皇帝宣读完改革诏书后,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
"陛下!此举太过激进,恐怕会动摇国本啊!"吏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满脸忧色,实则内心盘算着自己家族在税制改革后将损失多少利益。
"是啊,陛下。减轻农户赋税,必然导致国库收入锐减。朝廷拿什么来养兵备战?"兵部侍郎也附和道,眼神却不时瞟向燕如烟,眼中满是敌意。
燕如烟站出一步,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中:"诸位大人可曾想过,若农户负担过重,民不聊生,朝廷又如何能长治久安?"
她从袖中取出一叠账册,递给内侍呈上龙案:"这是臣走访各地所得的实际数据。减轻农户赋税后,农户有余力扩大耕种面积,粮食产量反而会增加。长远来看,国库收入不减反增。"
"哼,一个女子,懂什么治国之道?"户部侍郎冷笑,"燕御医医术高明,但政事还是交给我等老臣来操心为好。"
"是啊,陛下。此女昨夜才杀了李玄璋,今日就想染指朝政,野心不小啊!"一位年迈的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道。
燕如烟心中冷笑,读心术让她清晰地看到这些人内心的恐惧与贪婪。她不急不缓地说道:"臣只是提供事实与数据,至于决策,自然是陛下与诸位大人的职责。不过,若有人因一己私利阻挠国家发展,那便是大不敬。"
她的目光扫过朝堂,许多人心虚地避开了她的视线。她继续道:"至于医疗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前些日子宫中流行热疫,若非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各地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更为严重,若能在各州府设立医馆,普及医术,不仅能救治百姓,还能为朝廷培养更多医者。"
一位年轻的官员突然站出来支持:"燕御医所言极是!微臣家乡前年遭遇瘟疫,若有医馆在,也不至于死伤无数。"
"荒谬!"户部侍郎厉声喝道,"设立医馆需要多少银两?朝廷哪来这么多钱财?"
燕如烟不慌不忙:"若减少各部不必要的开支,比如户部每年'公务用度'中那些莫名其妙的花销,足够设立全国医馆了。"
户部侍郎脸色铁青,正欲反驳,皇帝却开口了:"好了,燕爱卿说得有理。改革方案朕已决定,即日起实施。若有阻挠,以大不敬论处!退朝!"
朝会结束后,燕如烟刚走出大殿,就被几位大臣拦住。为首的是户部侍郎,他阴沉着脸:"燕御医,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这些改革会动摇多少人的根基?"
"臣只知道,这些改革能让多少百姓受益。"燕如烟平静地回答。
"哼,一个小小的御医,也敢干预朝政?"户部侍郎冷笑,"李玄璋和苏婉倒下了,但朝中还有无数人不会让你得逞。奉劝你一句,安分守己做你的御医,别插手不该插手的事。"
燕如烟微微一笑:"多谢大人提醒,臣会记住的。"
她转身离去,却听见身后传来窃窃私语:"这女人太狂妄了,必须想办法除掉她。"
"慢着,听说北狄使臣今日入京,或许可以..."
燕如烟脚步不停,心中却已警觉。她知道,这场改革之战才刚刚开始。
太医院内,叶如歌急匆匆地赶来:"如烟,不好了!城中已经开始流传谣言,说你勾结北狄,杀害忠良,意图控制朝政。"
燕如烟皱眉:"这么快就有动作了?"
"不止如此,"叶如歌压低声音,"有人在坊间散布消息,说你的医术是妖术,治好的病人都会成为你的傀儡。民间已经有人开始恐慌,拒绝去新设的医馆就诊。"
燕如烟冷笑:"背后之人手段倒是高明。"她思索片刻,突然问道:"慕容寒最近在做什么?"
"他表面上很低调,但我的人发现他频繁与几位大臣秘密会面,还与刚入京的北狄使臣有所接触。"
燕如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想利用北狄来牵制我们。"
正说着,张清风匆忙进来:"北狄使臣求见陛下,说是带来了重要信息。"
燕如烟立刻起身:"我们去看看。"
御书房内,北狄使臣身着华丽的异域服饰,正在向皇帝陈述边境情况。燕如烟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位使臣。
"我国与贵国一向友好,但近来边境却频频发生冲突。我国可汗十分忧心,特派我前来询问贵国意图。"使臣语气诚恳,眼神却不时瞟向燕如烟。
皇帝面色凝重:"边境冲突?朕并未下令挑起事端。"
使臣微微一笑:"或许是某些大臣擅自行事?我们得到消息,贵国有人暗中调动边军,似乎意图侵犯我国领土。"
燕如烟心中一动,开口道:"不知使臣大人所说的是哪位大臣?可有确切证据?"
使臣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燕御医吧?听说你近日在朝中风头正盛,推行了不少改革。"
"臣不过是尽己所能,为国分忧。"燕如烟平静回答。
使臣意味深长地说:"改革固然好,但若动摇国本,引起内乱,反而会给外敌可乘之机。我国可汗十分关心贵国局势,希望贵国能够稳定发展。"
这番话表面上是善意提醒,实则暗藏威胁。燕如烟心中冷笑,这位使臣分明是在试探王朝虚实,为北狄日后行动做准备。
皇帝似乎也察觉到了使臣的用意,沉声道:"多谢贵使关心。我大周自有国策,不劳贵国操心。至于边境冲突,朕会彻查,若有大臣擅自行事,定严惩不贷。"
使臣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对了,我还带来了可汗的一份厚礼,希望能增进两国友谊。"
他拍手示意,侍从捧上一个精美的木盒。皇帝命人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做工精良,显然价值不菲。
"这是我国特产的玉石制成,据说有安神静气之效。"使臣解释道,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燕如烟,"特别适合那些因政务繁忙而心神不宁的人使用。"
燕如烟心中警铃大作,她的读心术感知到使臣内心的算计。这茶具恐怕有问题。
"多谢贵使美意。"皇帝客套地说,"朕一定珍藏。"
使臣告退后,燕如烟立刻上前:"陛下,这茶具恐怕有诈,请暂时不要使用。"
皇帝点头:"朕明白。"他叹了口气,"看来北狄也在蠢蠢欲动,想趁我朝内部不稳之际捞取好处。"
燕如烟沉思片刻:"陛下,臣怀疑慕容寒与北狄有所勾结。他可能是在借北狄之手,试图动摇陛下对改革的决心。"
皇帝面色阴沉:"朕也有此疑虑。但没有确凿证据,不好轻举妄动。"
燕如烟能感知到皇帝内心的挣扎。一方面,他相信燕如烟的忠诚和能力;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改革太过激进,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在权贵和北狄的双重压力下,皇帝的决心正在动摇。
"陛下,"燕如烟郑重道,"改革之路必然艰难,但若因畏难而退缩,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泥潭。臣请陛下坚定信念,臣愿以性命担保,这些改革定能让大周重现昔日荣光。"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朕会坚持的。但你也要小心,朝中暗流涌动,北狄虎视眈眈,你已成为众矢之的。"
燕如烟微微一笑:"臣明白。为国为民,在所不惜。"
离开御书房,燕如烟心中却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朝中权贵与北狄勾结,内忧外患,局势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她轻抚腕间玉镯,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会坚持到底。为了父母的遗愿,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她不能退缩。
夜幕降临,燕如烟独自站在太医院的屋顶,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皇城。突然,一阵破空声从黑暗中袭来。她迅速侧身,一支冷箭擦着她的脸颊飞过,钉在了身后的木柱上。
箭上绑着一张纸条,燕如烟取下一看,上面只有四个血红的大字:"死期将至"。
远处的黑暗中,一双冰冷的眼睛正紧盯着她,手中的弓弩已经重新上弦。喜欢凤命凰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