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UC小说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15章 自己加工的机器?!

第315章 自己加工的机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 https://www.uc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音刚落,一位年近六旬的机械专家猛地站了起来,胡子气得直翘:"李所长,恕我直言,机床需要人工操作,这是几百年来的传统!怎么可能让机器自己加工?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还涉及到实际操作的精度和灵活性!"

    另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教授也摇着头:"机床操作是一门艺术,需要工人的感觉和经验,机器永远无法替代人的判断力。"

    李长生微微一笑:"诸位说得对,传统机床确实依赖工人的经验和技艺。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经验和技艺转化为数学模型和精确指令,再由计算机执行,难道不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吗?"

    一位身材魁梧的机械工程专家从后排站起来,声音洪亮:"李所长,我在这个行业干了三十年,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精密零件加工靠的是工人几十年的经验和手感,他们能感受到刀具的震动,听出切削的声音是否正常,闻出冷却液的温度变化。这些微妙的感觉,机器永远无法替代!"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赞同的声音。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褪色蓝色工装、满脸沧桑的老人站了起来。他是从京郊一家机械厂请来的老厂长,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

    "小李同志,"老厂长笑着摇摇头,声音中带着浓浓的京腔,"我干这行四十多年了,刀具打铁的感觉都在手上,连做梦都能感觉到车床的震动。你说让机器自己干活?哪怕给你一百台'曙光一号',也不可能做到啊!"

    老厂长的话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甚至连一些原本严肃的军方代表也忍不住笑了。

    李长生并不恼怒,他耐心等待笑声平息,然后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同志们,请允许我用十分钟时间,向大家展示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李长生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移动,线条流畅而精准,不一会儿,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图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幅图与众人熟悉的任何机床都不同——它增加了许多奇怪的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系统、反馈装置等。

    "这是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李长生一边画一边解释,"它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机床的手动操作部分,用电子控制系统替代。"

    他指向图中一个复杂的部件:"这是伺服系统,它能够接收计算机的指令,将电子信号转化为精确的机械运动。比如,当计算机发出指令'向右移动5毫米',伺服系统就会驱动机床刀具精确移动这个距离。"

    随着李长生的讲解,专家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讶,再到震惊。

    李长生继续在黑板上补充细节,画出了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反馈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刀具的位置和状态,一旦发现偏差,立即向控制系统报告,进行自动修正。这种闭环控制,可以将加工精度提高到传统机床无法想象的水平。"

    在场的机械专家们瞪大了眼睛,他们开始意识到李长生所描述的不是一个空想,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完整系统。

    一位留苏的专家颤抖着走到黑板前,指着其中一个部分:"这、这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机械理念!这种反馈机制,这种精度控制——我在苏联最先进的研究所都没见过这样的构思!"

    那位机械老厂长也放下了原先的嘲讽态度,眯着眼仔细观察图纸,不时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李长生不紧不慢地画完了整个系统图,然后转向众人:"现在,我再画一下这台数控机床能生产的零件样例。"

    他在黑板的另一边,快速画出几个极其复杂的零件图形,有些部分的曲线非常复杂,有些孔的位置需要精确到微米级别。

    "这些是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传统工艺下,需要最顶级的技师耗时数天才能完成一个,而且合格率只有30%左右。使用数控机床后,生产时间可以缩短到几小时,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

    一位军工厂的厂长猛地站起来,瞪大眼睛看着那些复杂的零件图,又看看数控机床的设计,突然猛拍桌子:

    "不可能!按照现有工艺水平,根本无法制造这种设备!光是那个反馈系统的精度要求,就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加工能力!"

    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附和,尽管李长生的设计在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在实际制造层面上,却面临着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李长生放下粉笔,拍拍手上的粉尘,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各位说得没错,按照传统工艺,确实无法制造这些精密零部件。"

    他转身面对全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曙光一号'的原因。"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的下文。

    "'曙光一号'不仅能控制数控机床,更能帮助我们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本身。"李长生走回黑板,指着那个复杂的设计图,

    "例如,这个伺服系统的精密零件,我们可以用'曙光一号'计算出最优的加工参数,然后在现有最精密的机床上,由最优秀的技师,按照这些参数进行加工。通过'曙光一号'的辅助,我们可以将现有工艺的极限提高30%以上。"

    一位机械学教授若有所思:"你是说,用'曙光一号'来辅助设计制造第一代数控机床,然后用这第一代数控机床来制造更精密的部件,再制造出第二代数控机床?"

    "正是如此!"李长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循环。每一代数控机床都能生产出比自身更精密的零部件,从而制造出下一代更先进的数控机床。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工业制造能力的几何级跃升!"

    老厂长挠挠头,困惑地问:"可是,李所长,你说用计算机控制机床,那计算机怎么知道该怎么加工呢?工人师傅是看图纸、凭经验来操作的啊。"喜欢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